曾莉云的回答:治民平狱之道 . 颜之推 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民;不知诚己刑物,执辔如组,反风灭火,化鸱为凤之术也。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晚舍,便云我能平狱;不知同辕观罪,分剑追财,假言而奸露,不问而情得之察也。 ——引自《颜氏家训勉学》 [译文]世上的人只知道不谋私财,公事早办,就说自己能治理民众;却不知道治理民众还要心地诚实,以身作则,要有善于驾驭群民的本领,以及除害消灾,以德化民的德才啊。世上的人只知道固守命令和法律,早上判刑,晚上赦免,就说自己能处理案件;却不知道断案还要勘察现场,根据证物明辨是非,要有善于分辨案情的洞察力,善于识破假相而使罪行显露出来的机智,以及不通过讯问就能明察实情的才能啊。 颜之推(531-590以后),北齐文学家.字介,祖籍琅琊临沂,生于湖北江陵.家世好儒,受家学影响,博览群书,喜好词章. 本文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养生篇”节录。文中对养生与从政进行论述,教诲子孙必须懂得;只有先保全自己的性命,免除了祸殃,然后才谈得上养生。但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应当“泯躯而济国”舍身取义,杀身成仁切不苛且求生而自受其辱。养生是六朝人的热门话题,老庄道家的养生观在当时受到尊重崇,但颜之推基本上摒弃了统治六朝的道家养生观,注入了不少新鲜的见解,将行诚孝、履仁义、全家族、济邦国,高于独善自身,有了近乎科学的养生意识。 短短短短的小巷和瞬间ぅ的回答:译文: 古人学习从自己来说,是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今人学习从人来说,是能够解释得通.古人学习从人来说,是要行道济事的,今人学习从自己来说,是为了修身求进. 未学者,就像是种树,春天茂盛,秋天结果.文章可以比喻为茂盛,自己的修身养性可以比喻为结果. 人在小的时候,精神纯一,长大以后,杂念慢慢地多起来.所以要从小教育,不要错失良机.我七岁时,曾经背诵灵光殿赋,到了现在,十年不忘.二十岁以后,所背诵的经书,一月未看,便已经忘记了.如果在青年时没有好好看书,到了晚年来用功也是有用的.不要放弃.小时的学习,就像太阳升起,老时的学习,就像晚上拿着蜡烛夜行.总比闭着眼睛的人强. 圣人所写的书,不仅可以使我们看懂古人写的文章,而且还能使言行有得,学会作人.这样来说,"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却又在那里?以此得胜,又有什么用处呢?时间很宝贵,就像流水一样.要博览群书,又要选精要的读,用来帮助事业,必然能两全其美,别的我也不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