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张靓:什么是子弹的空腔效应,有什么危害

2020-8-11 14: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4| 评论: 0

摘要: 赵婷婷的回答: 空腔效应是创伤弹道学上,一般枪弹的两种主要致伤作用中的一种:  近距离射击时,弹丸进入肌体后,当弹头贯穿人体时,由于运动介质发生突然变化,弹丸发生失稳,但仍存速很高,弹丸经过的创道周转的 ...

赵婷婷的回答:

空腔效应是创伤弹道学上,一般枪弹的两种主要致伤作用中的一种:  近距离射击时,弹丸进入肌体后,当弹头贯穿人体时,由于运动介质发生突然变化,弹丸发生失稳,但仍存速很高,弹丸经过的创道周转的组织受到弹丸作用,获得了速度开始向其周边运动,这样创道就要比弹丸的直径大数倍甚至十数倍,这就是瞬时空腔。同时随同弹头一起进入人体的高压气体遇到人体硬组织、受顿挫从射入孔反弹出来(弹头射入孔就成了气体射出孔),使射入空产生十字形或星芒形炸裂,这时射入孔面积大概是射出孔的二、三十倍。  弹头运动停止后,由于肌肉组织的弹性作用,会自动恢复,但由于大量肌肉组织在运动中受到了损伤,无法恢复到原有状态,因此就在创道上形成了空久性的空腔。 (一般出现在大口径狙击步枪的射击过程中)  还有就是射击距离过远,子弹的动能和稳定性都相对减弱了,击中人体时因为受到顿挫而产生翻滚,这样一来也会产生空腔效应,但原理完全不同。(前者是高压气体,后者是子弹翻滚。)液体效应是创伤弹道学上,一般枪弹的两种主要致伤作用中的一种:  受到射击时,弹丸进入肌体后,弹丸射击到组织后阻力加大,当弹头贯穿人体时,由于运动介质发生突然变化,弹丸发生失稳,但仍存速很高,弹头能量释放加剧,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使这些能量以压力波的形式向四周迅速传播 ,弹丸经过的创道周转的组织受到弹丸作用,获得了速度开始向其周边运动,这样创道就要比弹丸的直径大数倍甚至十数倍,当弹丸长径比较大时这种效果更为明显,这就是弹丸出口大于入口的另一个原因。

HOU的回答:

空腔效应就是当子弹的弹头射入肌体后,由于弹头受阻,会发生失衡甚至翻滚,因为其速度仍很高,弹头经过的创道周转的组织会受到作用,并迅速向周围蔓延,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创道要比弹头的直径大数倍甚至数十倍。当弹头的运动停止或直接穿过肌体后,虽然肌肉组织有弹性作用,能自动恢复,但由于大量肌肉组织在运动中受到了损伤,或被弹头带出了体外,已无法恢复到原有状态,这就在创道上形成了空久性的空腔。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1 08:38 , Processed in 0.06081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