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潇的回答:仰望晴朗的夜空,星星都是些亮晶晶的光点。可是有时候(这当然是十分难得的)夜空里突然闯来一位形状奇异的生客:明亮而有点毛松松的头,长长而略有点散开的尾部,像一把扫帚。这就是彗星,通常被称作“扫帚星”。 彗星只是一大团冰冻的气体夹杂着冰粒和尘埃物质。典型的彗星分为彗核、彗发和彗尾三个部分。彗核主要由比较密集的固态物质组成,直径一般在10千米上下。彗核周围云雾状的就是彗发。彗核和彗发合称为彗头,后面长长的尾巴叫彗尾。 彗头的直径一般在5万~25万千米。据记载,彗头“冠军”可能要算是1811年出现的一颗大彗星,其彗头直径超过180万千米,比太阳直径(140万千米)还要大。天文学家通过地球大气外的观测发现,某些彗星的彗头最外层还有一层更大的包层——氢云,有的直径达1000万千米! 彗尾的长度一般都为数百万到上千万千米。刚才提到的那颗彗头“冠军”,它的彗尾长1.6亿千米以上,彗尾的宽度达2000多万千米。 下雨的星期天的回答:彗星由于其轨道特殊,而且在古代总是意外的出现,它的形状不象一颗晶莹的星而是拖了一个长长的尾巴,我国因此而形象的叫它扫帚星,西方和我国古代的人们都认为它的出现是灾难的预兆。牛顿用他的天体力学理论论证了彗星也是一种行星,是一种偏心率较大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的一团云状物质,其运动也服从开普勒三定律。一般彗星只有在靠近太阳时才能被看见,其长尾巴总是背向太阳,是太阳光压迫的结果。最明亮的一颗是牛顿的朋友哈雷用牛顿定律首先研究过的,因此命名为哈雷彗星。他当初研究了1531年、1607年和1682年看见的那些彗星,发现他们的轨道几乎是相同的。哈雷猜想它们或许是同一个彗星,沿着封闭的轨道运动,约隔75年出现一次,并预言这个彗星将于1757年再次出现。但哈雷本人没能看到。后来,哈雷彗星还在1833年和1907年出现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