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翁永曦:泰国历史:郑信是为什么原因被杀?

2020-8-10 20:2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5| 评论: 0

摘要: 黄少岑的回答: 郑信(1734年~1782年),又名郑昭,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是在泰国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华裔。泰国名字叫达信。 父郑镛出身于中国澄海县中外莆都(今上华镇)华富村人(现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清雍正年间 ...

黄少岑的回答:

郑信(1734年~1782年),又名郑昭,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是在泰国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华裔。泰国名字叫达信。 父郑镛出身于中国澄海县中外莆都(今上华镇)华富村人(现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清雍正年间南渡暹罗,居阿瑜陀耶城(中文叫大城)。娶暹罗女为妻,生郑信。不久郑镛去世,郑信为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接受泰国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为披耶,暹罗人称为披耶达信。 1763年,缅甸军入侵暹罗,郑信率部防卫暹都。1767年4月,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郑信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基地,组织抗缅军,光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当年12月28日被拥立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1770年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 他也派使臣到北京,入朝于清廷。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拿握政权,建立曼谷王朝。泰国政府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王节。

赵天佑的回答:

郑信(1734年~1782年),又名郑昭,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是在泰国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华裔。泰国名字叫达信。 父郑镛出身于中国澄海县中外莆都(今上华镇)华富村人(现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清雍正年间南渡暹罗,居阿瑜陀耶城(中文叫大城)。娶暹罗女为妻,生郑信。不久郑镛去世,郑信为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接受泰国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为披耶,暹罗人称为披耶达信。 1763年,缅甸军入侵暹罗,郑信率部防卫暹都。1767年4月,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郑信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基地,组织抗缅军,光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当年12月28日被拥立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1770年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 他也派使臣到北京,入朝于清廷。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拿握政权,建立曼谷王朝。泰国政府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王节。

咏仪的回答:

郑信,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海外当皇帝的华人,也是泰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郑信的父亲郑达(后改名郑镛)是广东省澄海市华富村人,年轻时远赴泰国谋生,娶暹罗女洛央为妻。1734年,其妻在泰国生下郑信。郑信年少时被大臣昭披耶基节收为义子,13岁入宫成为泰国宫廷侍卫,后任太守。他从小接受贵族子弟的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1764年,缅甸军队大举入侵泰国,郑信率领军民英勇抗敌,立下了汗马功劳。 泰王朝沦亡后,郑信又在泰国东部招兵买马击退缅军,并平定了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国家,建立吞武里王朝,于1767年12月28日被拥为泰王,历史上称其为郑皇。郑信在位15年。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 因其对国家贡献巨大,泰国人民对他十分敬仰。泰族立国共历4个王朝50位皇帝,其中只有5位业绩卓著者被称为“大帝”,郑信便是其中之一。1950年,泰国政府在曼谷市吞武里广场中央建立了“郑皇达信纪念碑”供人瞻仰。政府还规定每年的12月28日即吞武里大帝登基之日为“郑皇节”,以示对这位英雄的怀念。 华富村郑氏宗祠门侧有一副对联:曾与帝王为手足,欣收天子作门生。郑信的衣冠墓则在村外一个池塘旁,被澄海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澄海乡间流传一个“十八缸咸菜”的传说。相传郑信建国称王的时候,家乡专门派人前往泰国祝贺。乡人临走时,郑信赠送了18缸礼物,叮嘱乡人回去后分赠父老乡亲。众人回到船上急欲知道郑皇所赠的是何物,打开缸盖只见缸缸都装满咸菜,众人一气之下把这些陶缸扔到了海里,只带回其中一缸。 回到家乡,大家都来看郑皇的礼物,把缸中之物倒出,只见上面是一层咸菜,下面全是闪闪发亮的金银珠宝。原来郑皇怕乡人路上遇到海盗,便在缸口盖上咸菜以掩人耳目。乡人见状懊悔不已。这最后一个咸菜缸现在还保存在郑氏族人的家中,族人当它是传家之宝,轻易不拿出示人。这是一个大肚小口的棕色大陶缸,缸身布满螺旋样凸起的花纹,与惯常所见的咸菜缸大不一样。 1998年,泰国诗琳通公主专程来到这里拜谒郑信衣冠墓,并将一顶绢制皇冠送给当地政府,随同的泰国华侨还赠送了一尊郑皇骑马铜像

孙丽丽的回答:

就知道是个宫廷政变

任婕的回答:

郑信是靠自己的才能和奋斗才成为君主,他低微的出身经常成为贵族叛乱和不服从的口实,久而久之,郑信性格变得极为暴躁,偏信多疑,下属动辄得咎,被乱加酷刑。泰国王室的后宫生乱。郑信王听信谗言,以极残忍的方式杀死了两名宠妃;幡然醒悟后又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精神极度痛苦,而且他还鼓励民间互相告密,将许多被告的中上层人士不加分辨一律抓了起来,使人人自危。民众不堪暴政,变乱丛生。 郑信为了争夺地区霸权而不断发动对外战争,不单使人民得不到休养生息,动摇了国本,而且不得不越来越依仗军功贵族们,削弱了中央集权助长了以郑信的结拜兄弟通銮却克里为首的军功贵族势力的膨胀,却克里在与占婆塞的战争中凯旋,获赐宗室皇子爵衔。非当朝宗室,而封皇子爵位者,殊属破例。由此可见郑信对通銮却克里的非常宠信。 泰缅战争,郑信为了争夺地区霸权,不单使人民得不到休养生息,动摇了国本,而且不得不越来越依仗军功贵族们,削弱了中央集权助长了以郑信的结拜兄弟通銮却克里(曼谷王朝的建立者)为首的军功贵族势力的膨胀,却克里在与占婆塞的战争中凯旋,获赐宗室皇子爵衔郑姓。非当朝宗室,而封皇子爵位者,殊属破例。由此可见郑信对通銮却克里的非常宠信。 1780年,柬埔寨发生内乱,郑信扶立的柬王安农被害。安南王阮福映趁机插手,想将柬埔寨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1782年,郑信动员了二十万大军,由昭披耶却克里(通銮)率领,浩浩荡荡前往讨伐。就在大军抵达前线之时,首都吞武里却发生了骚乱和叛变。 4月6日,昭披耶却克里(郑信的结拜兄弟)回到京城,披耶素里阿已先此到达,打败了郑信的皇侄格龙坤阿奴拉颂堪;抓住了披耶讪,并强迫郑信国王还俗,但被郑信国王拒绝而被关了起来,此时,郑信已经变成疯癫。 面对曾与自己一起当过小沙弥的郑信国王,昭披耶却克里一时难以决断,但是权力的诱惑是无法抗拒的,在部下和贵族的强烈要求下,他还是处死了郑信王。(罪名是谋反罪,因为他私立国王)因为郑信为国王,所以将郑信扔进麻袋,用檀香杖击打后脑的不流血方式处死,终年只有48岁。 昭披耶却克里在群臣拥戴下登上了王位,史称“拉玛一世”。为了避阴气将首都从吞武里迁到对岸的曼谷,建立起了绵延至今的曼谷王朝。(现在吞武里为曼谷的一个区)曼谷王朝对郑信家族进行了清洗,30年后,到了拉玛二世时代,仍然对郑信在世的王子不放心,于是在一场所谓的阴谋叛乱的指控下,郑信家族的王子们和许多华裔大臣全被屠杀,公主变为他人的王妃。 斩尽杀绝郑信子孙的结拜兄弟却克里恐惧中国对郑信的死会有反应,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拉玛一世遣使入贡清朝,为请求敕封,他在文书中坚称是郑信之子“郑华”。1809年(嘉庆十四年),拉玛二世登基进贡称郑佛,此后的三世王、四世王在入贡清朝的表文中各自称为“郑福”、“郑明”,皆以郑姓。有史书为证,四世王时铸的一种钱币,背面有“郑明通宝”4字;现存四世王亲笔御函的结尾,盖有一章,为华文“郑明”两字。直到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国力日衰,曼谷王朝遂怠慢了这个已虚有其表的“中央大国”。五世王朱拉隆功时,泰国国王开始不姓郑了。通鉴却克里的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泰族人,因此,泰国王室有中华血统。泰国政府于1954年4月17日,正式为郑王铜像举行落成朝祭大典(黎明寺),并有两日连宵文娱活动,却克里的子孙第九世王普美蓬能够理智正视历史,亲临主持铜像揭幕与朝祭仪式。碑的正面刻着“此碑为纪念郑王大帝和增进他的荣誉而建。他是泰国的好男儿。”并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王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1 20:26 , Processed in 0.06246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