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玥的回答:这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 送梁六自洞庭山 唐五代?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释】 这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梁六为作者友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洞庭山(君山)靠巴陵很近,所以题云“自洞庭山”相送。诗中送别之意,若不从兴象风神求之,那真是“无迹可求”的。 楼姚的回答:这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 送梁六自洞庭山 唐五代?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释】 这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梁六为作者友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洞庭山(君山)靠巴陵很近,所以题云“自洞庭山”相送。诗中送别之意,若不从兴象风神求之,那真是“无迹可求”的。 破晓ゞ的回答:呵呵,这个没几个人知道的,我来告诉你吧,因为我旁边有文学老教授的,可是标准答案哦! 这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治今湖南岳阳)的送别之作。梁六为作者友人潭州(治今湖南长沙)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洞庭山(君山)靠近巴陵附近,所以题云“自洞庭山”相送。诗中送别之意,若不从兴象风神求之,那真是“无迹可求”的。作者张说开元名相,也是促成文风转变的关键人物。其律诗“变沈宋典整前则,开高岑后矫清规”,亦既往而开来。而此诗则又是七绝由初入盛里程碑式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