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的回答:秦淮八艳之董小宛 董小宛,名白,号青莲,金陵人,生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董小宛出身于富庶人家,早年父亲开设“董家绣庄”,董家绣庄”是苏州小有名气的一家苏绣绣庄,因活计做得精细,所以生意一直兴隆。董家是苏绣世家,到这一代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别看刺绣属于工艺制造行业,却是十分接近于绘画艺术。小宛母亲白氏是一个老秀才的独生女儿,白氏为董家生了个千金,为寄夫妻融洽之情,取名白,号青莲,小宛模样俊秀,脑子灵慧,父母视如至宝,悉心教她诗文书画、针线女红,一心想调教出一个才德具全的姑娘。董白十三岁那年,父亲在暑天患上了暴痢,药不凑效,不久便撒手人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将董白母女打击得心神憔悴,料理完丈夫的后事,白氏不愿在城中的旧宅中继续住下去,睹物思人,倍感悲伤;于是花了一笔钱,在半塘河滨筑下了幽室,带着女儿隐居其中,过一种与世相隔的恬淡生活,绣庄的事则全委托伙计去掌管。两年后母亲倒下,绣庄破产,债务压头,生活的重担之下使出下策,答应了别人的引荐,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艺..改名小宛。 小宛病逝后,冒辟疆含泪写下了《亡妾董小宛哀辞》和《影梅庵忆语》。 马万良的回答:秦淮八艳之董小宛 董小宛,名白,号青莲,金陵人,生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董小宛出身于富庶人家,早年父亲开设“董家绣庄”,董家绣庄”是苏州小有名气的一家苏绣绣庄,因活计做得精细,所以生意一直兴隆。董家是苏绣世家,到这一代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别看刺绣属于工艺制造行业,却是十分接近于绘画艺术。小宛母亲白氏是一个老秀才的独生女儿,白氏为董家生了个千金,为寄夫妻融洽之情,取名白,号青莲,小宛模样俊秀,脑子灵慧,父母视如至宝,悉心教她诗文书画、针线女红,一心想调教出一个才德具全的姑娘。董白十三岁那年,父亲在暑天患上了暴痢,药不凑效,不久便撒手人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将董白母女打击得心神憔悴,料理完丈夫的后事,白氏不愿在城中的旧宅中继续住下去,睹物思人,倍感悲伤;于是花了一笔钱,在半塘河滨筑下了幽室,带着女儿隐居其中,过一种与世相隔的恬淡生活,绣庄的事则全委托伙计去掌管。两年后母亲倒下,绣庄破产,债务压头,生活的重担之下使出下策,答应了别人的引荐,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艺..改名小宛。 小宛病逝后,冒辟疆含泪写下了《亡妾董小宛哀辞》和《影梅庵忆语》。 李大伟的回答:董小宛,明末“秦淮八艳”(亦称“金陵八绝”)之一。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出生地: 苏州 云想衣裳的回答: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号青莲,金陵人(今江苏南京),歌妓,“秦淮八艳”之一,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1639年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另有认为董小宛与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额妃实为一人,并导致了顺治出家,不过,此系误传,顺治皇帝生于1638年,董小宛长他14岁,董小宛去世时顺治皇帝仅13岁,况且董小宛从未去过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