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宴S的回答:人们总是喜欢拿毗邻的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与鸟巢(国家体育场)对比,作为奥运中心中轴线上的两座核心场馆,从设计方案开始,“水立方”就免不了同“鸟巢”进行各方面的比较,甚至包括赛后的经营。 膜结构的水立方 国家游泳中心的的设计招标稍晚于国家体育场,与国家体育场的大气不同,水上项目的场馆以别致和细腻取胜,其中“水立方”的设计方案最吸引眼球。 2003年7月28日,“水立方”正式被确定为国家游泳中心设计方案,“水立方”方案中的最大的亮点是国际上建筑面积最大、功能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系统。 “水立方”所使用的1437块膜材料不仅环保节能,还能利用雨水自洁,每年可回收雨水一万吨左右,相当于一百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 港澳台同胞建起水立方 在申办奥运会成功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将奥运场馆之一的国家游泳中心拿出来由港澳台侨同胞自愿捐资参与建设,这也是唯一一个接受华人捐赠建设的奥运场馆。 “水立方”的预算资金为10亿多元人民币,其中土地费用和设计费用由政府另行出资,实际需要的捐款资金将近9亿元人民币。 国家游泳中心的建设激发了世界各地港澳台同胞的爱国热情,截至2007年8月7日,北京市政府共收到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33万多位港澳台侨同胞8.3亿多元人民币的捐款,折合美元近1.1亿元。 超高建设难度 2003年12月24日,“水立方”与“鸟巢”在同一天奠基,正式破土动工。从开工伊始外界就对“水立方”能否最后成为设计方案上那么美轮美奂抱有极大兴趣。 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因为调整设计方案暂停施工后,“水立方”也曾传言要停工,当时对“水立方”的主要质疑之处就是昂贵的膜结构,这种国内无法生产的新材料能否适应北京相对恶劣的环境仍然是个未知数。 最终国家游泳中心关于结构设计和安全的难题通过专家论证。在2006年12月26日,“水立方”的建设者完成全部膜结构安装,这座蓝色场馆终于在世人面前盛装亮相。 按照计划,国家游泳中心将于2007年10月全部完工,“水立方”建成后的第一项比赛是2008年2月1日开幕的“好运北京中国游泳公开赛”,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第一次探寻“水立方”内部绚烂的世界了。 奥运后变身水上乐园 大型游泳馆的后续经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作为“水立方”的业主方,北京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提前规划,已于2006年5月同华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国家游泳中心运营方案咨询服务合同》。 从最后中标的“水立方”设计方案可以看出,为了适应赛后运营,“水立方”的17000个座位赛后将拆除11000个。一方面降低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剩下的6000个坐席也满足了国际泳联关于举办世界比赛场馆必须拥有4000坐席以上的规定,使“水立方”继续保有举办大型游泳赛事场馆的功能。 通过奥运赛后改建,游泳中心的竞赛功能面积届时将只占到总面积的21.4%左右,大部分面积在赛后将成为一个戏水乐园,包括人造冲浪海滩以及周边的水上娱乐、健身、培训等设施,建成后将是北京最大型、最全面的市民水上游乐中心,为将来的市场化运营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