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程的回答:在韩国演艺事高峰期时转战中国娱乐圈后名声大振的韩国女星张娜拉,因在其本国一档谈话节目中后期制作加了一句“每次需要制作费的时候,总是去中国”后,引发了中国网友的口诛笔伐。 背景 张娜拉在韩国参加的一档名叫《强心脏》的娱乐节目。 事发之源张娜拉在这个谈话节目里坦言自己去中国的次数很多,并且爆料自己家出资制作的新电影每当制作费用紧张时,就会去中国内地演出。“仔细想想,我还真是经常去中国啊。”张娜拉在节目中笑着说。 编辑本段 网上热议 有网友认为,张娜拉这样的言论显然是在歧视中国市场。“太侮辱中国人了,她以为国内的人只能看到她在中国假意的微笑吗!?太过分了,还没见过哪个韩国艺人这样讲话的。” 博文致歉除了有人提出要封杀张娜拉,更有网友调侃称:“张娜拉,你爸爸喊你回韩国发展”。 不过,也有一些影迷认为个别网友的反应有些过激。“现在是商品社会,艺人演出本来就是为了赚钱的,相信没有哪个国外艺人来中国不是为了赚钱。韩国明星来也一样,这有什么好反对的呢?” 还有人指出:“张娜拉应该不是没钱才到中国,她甚至在北京安了家,而且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很多项目,这都不是圈钱吧。韩国影星承认到中国来赚钱,这也从一个侧面说中国强大和富有了。” 但是,更多的网友持第一种态度,从而在网上引发了一阵封杀张娜拉的风暴。 编辑本段 后续报道 在自己的“圈钱说”导致中国国内网友联合抵制和批驳之后,张娜拉赶紧表示自己是开玩笑,“圈钱说”是被媒体断章取义。她更表示自己说去内地是为国家做交流,边表演边做公益。 博文致歉 此后,北京娜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代替张娜拉本人撰写了一篇致歉博文。文中这样写道:“其实那天节目中张娜拉本人的讲话纯粹是按照娱乐节目的性质,作为娱乐的意思来表达的,绝不包含对中国和中国人民任何不敬的意思。”“我们因为这次事件而受到伤害的娜拉的粉丝和中国人民表示诚挚地歉意。”随后,文中详细讲述了这件事的始末,称“‘每次制作费紧张,都会去中国演出’这句翻译的是节目制作过程中加上的字幕,并不是张娜拉本人在现场所说的话。”还郑重声明,“张娜拉绝对不是为了‘圈钱’才来到中国的。” 可能觉得博客声明道歉还不足以显示她的诚意,过了一天张娜拉又发了一段视频正式向中国观众表示道歉。在这段视频中张娜拉身穿黑色衣服表情严肃。她首先用中文对自己此前的言行表示道歉,随后她说了整个事情的始末。她说当时上《强心脏》之前曾给节目制作人打电话,“制作人说无法让我直接为新片做宣传,就问我拍摄时候有没有有趣的事情,我就说了一些,制作人觉得很有趣,于是就把那期节目主题定为‘请帮帮我的家人’,为了增强节目娱乐性,要我表现得夸张一点,录制的时候大家的表现确实也达到了娱乐性,而后期翻译和字幕可能写得太直接了,让大家以为爸爸是利用我到中国赚钱,我很遗憾。” 但是,这样的道歉并没有得到网友的原谅。反而被指出道歉牵强,缺乏诚意。 恳谈会致歉张娜拉和爸爸于11月24日参加了在上海的恳谈会。但是她坚持表示,自己是被误会了。她向在场媒体说:“这五年我在中国宣传活动的花费,用的都是之前在韩国赚的钱。”“这个视频是上个月录制的,没想到开玩笑会伤害到大家的感情。” “之前我也无数次提到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这次的事件深感委屈,无数次解释都没有得到大家的原谅。” 而张娜拉的爸爸则表示“圈钱门”给自己和女儿都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并借用《归去来兮辞》所表达的情怀来展现自己现在的心境 种太阳的回答:在韩国原本演艺事业平平、转战中国娱乐圈后却名声大振的韩国女星张娜拉,在其本国一档谈话节目中说了一句“我每次缺钱,都会去中国赚”的戏言后,引发了中国网友的口诛笔伐。 客观而言,张娜拉很可能只是面对本国观众说了一句实话而已。而换个角度,张娜拉这番表白,多少也说明了今日中国的富庶和开放。 不过,有些事情就怕往深处想。张娜拉的一句心里话,点醒了很多中国人――“缺钱就来中国赚”,为何能轻松实现?这样做的,只有一个张娜拉吗?很显然,从汽车业到酒店业,从快餐业、咨询业到银行业……试图或已经成功在中国圈钱的“娜拉们”不胜枚举。 张娜拉能在中国成功圈钱,有一个独特原因。古今中外,凡人皆爱追星,而其中又以我国之公权、公款追星为盛,各地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晚会,让大大小小的明星们供不应求。市场广阔,有如肥肉,食之不尽。 而更多的“娜拉们”之所以能在中国轻松圈钱,还缘于某种“外国月亮更圆”的心理。在华尔街已声名狼藉的投行,在我们这里仍被很多人奉若上宾;已成美国人眼中鸡肋的“油老虎”悍马车,我们却甘之如饴如获至宝……虽说今非昔比,中国已走上大国复兴之路,但由于我们仍处于追赶者位置,再加上部分国人骨子里那种由来已久的不自信,从而让一些“约翰娜拉”、“乔治娜拉”过于轻松地在中国找到了他们难以置信的广阔舞台。 如果说,像张娜拉等娱乐明星的“东方不亮西方亮”,多少还有点审美上新奇感的关系;那么,值得往深处追问的是:更多舶来的“娜拉们”内心深处深感“中国的钱尤其好赚”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我们自己在市场规则和秩序上的何种短板?标准低。很多在国外市场畅销的汽车款式,为何到了我们这里就可堂而皇之地减少安全配置、降低材料质量?监管松。国际上一些口碑甚佳的洋奶粉品牌,为何一到中国就容易质量滑坡?寻租易。很多在本国安分守己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企业,何以到了中国就入乡随俗,很快在“人脉”打理和钱权交易方面如鱼得水……正因我们在权力运行和市场游戏规则上的不成熟不完善,才给了这些异国淘金者畸高的回报。他们,以及我们为其不负责任之行提供了变相鼓励的制度缺失,远比不小心说了句实话的艺人张娜拉更值得警惕。 开放中国,欢迎更多的“娜拉”来圈钱,但前提是:第一,“表演”应合法且遵守国际惯例,而不能习惯于依靠“走穴”;第二,真心实意拿出优质“节目”和服务,而不是搬弄一堆字母和概念来糊弄中国“观众”;第三,我们自己的心态应该更平和更自信,既要拿来主义,亦需保持理智与清醒,忌做盲目的“洋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