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也算得上一个古老的话题。古埃及的散沫花热水提取物、古日耳曼的羊脂和植物灰汁混合物,以及我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可使白发变黑的植物,如白蒿,都是最原始的染发剂。
优恪网(okoer.com)此次送检的10款染发霜评级全部为D-(警示),常见品牌欧莱雅、施华蔻、美源、丝蕴、温雅、光明等无一幸免。 芳香胺、间苯二酚、人工合成麝香化合物、聚乙二醇及防腐剂等多种原因导致此次测评惨败的结局。所幸致癌物二恶烷、甲醛和可致敏芳香剂等成分,并未检出或只是在痕量范围内检出。 两款染发剂检出易致敏物芳香胺 本次送检的10款产品均为化学合成染发剂,也称为氧化型染发剂,这类染发剂通过调整染料前体和偶联剂的种类、含量及配比,以得到不同的颜色。 所有10款产品均因芳香胺类化合物而被扣分。其中美源发采快速黑发霜和欧莱雅卓韵霜赋活养护染发霜,更因分别检出芳香胺化合物中风险更大的对氨基苯酚盐酸盐和对氨基苯酚扣分较多。中文核心期刊《色谱》刊文称,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含有氨基苯酚类物质的染发产品可导致头发脱落、皮肤过敏;同时该类化合物因具有雌激素效应,易危害生殖系统的健康。 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系主任王利民教授告诉优恪网(okoer.com),作为染发剂中常用的染料,一般而言,芳香胺中间体直接接触皮肤可能存在致敏等风险,若长期接触可能还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建议减少染发次数。 除欧莱雅卓韵霜赋活养护染发霜和施华蔻幻彩染发霜两款产品外,其余8款产品均检测出间苯二酚。王利民介绍,间苯二酚作为染发剂的显色剂之一,和芳香胺配合使用,经氧化后才能产生颜色,长期低浓度接触,可能会刺激皮肤及呼吸道;该成分已被列入201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公开征求意见稿)。
检测结果与2013年德国ÖKO-TEST检测的结果一样, 所有产品均为D-(警示)。 2001年,国际癌症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发表了一项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成果发现:长期使用染发剂与膀胱癌的发生有关联。由此,2003年欧盟委员会对市场上的染发剂的成分进行了毒理学评估,以找出安全的染料成分。目前在欧盟,染发剂中的约181种成分上了禁用名单,约97种可以在一定安全剂量内使用。 优恪网(okoer.com)提醒消费者,许多化学染发剂成分可能导致过敏反应。例如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就将其中的染料成分对苯二胺评定为高度致敏的物质;而其他染料,如对2-氨基-4-羟乙氨基茴香醚硫酸盐,则仍缺乏相应的研究。 染料成分或可致敏为最大问题 染料成分是导致此次评级结果差的罪魁祸首。为了达到良好的染色效果,所有产品均使用了有害健康的芳香胺类染料。其中一款产品含有的芳香胺类物质——对氨基苯酚风险更大,被欧盟指令(REGULATION (EC) No 1272/2008)评定为“可能导致人类遗传突变”,因此该成分与在另一款产品中检出的对氨基苯酚盐酸盐一样,导致降4级。 如果这两款含有芳香胺的产品没有其它缺陷,尚能获得D(差)评级,但它们和其他绝大多数产品一样,还含有偶联剂间苯二酚。 SCCS得到的实验报告显示,在与人体血液细胞进行的实验中,该成分会导致染色体畸变。此外,间苯二酚还是一种强烈的接触性致敏原。
二恶烷、甲醛等成分未检出 值得庆幸的是,很多其他有问题的成分并未检出或只是在痕量范围内检出:例如生产过程中可能带入的可致癌污染物二恶烷、可致敏的防腐剂MIT、可致敏致癌的防腐剂甲醛,以及在欧盟必须进行标注的可致敏香料。尽管如此,所有送检产品仍为D-(警示),因为产品还含有其他有问题成分。
备注: 1) 产品标注含有卤代有机化合物/芳香胺类物质4-氯间苯二酚; 2) 产品标注含有氯己定二盐酸盐,但是实验室并未检出卤代有机化合物; 3) 产品标注含有氯己定二盐酸盐和氯己定二葡糖酸盐,但是实验室并未检出卤代有机化合物;产品也标注含有间苯二酚,但是实验室并未检出。 原创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侵权必究!转载请联系Copyright@okoer.com。 优恪网,优质生活恪守者。 中国采购,德国检测,放心消费,品质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