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原(1938年-) 台湾著名建筑师。1938年生于广东,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毕业,国立成功大学建筑系学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硕士。致力于研究有继承中国传统特色的新建筑。他主持设计的“台北101”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 李祖原 - 简介李祖原,1938年出生,1961年获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学士,1966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艺术学系硕士,曾先后在美国费城Nolen?Swinburne&Associates建筑师事务所、美国波士顿都市设计计划发展研究所、美国洛杉矶WilliamL.Pereira建筑师事务所从事建筑设计工作,1978年回台湾创办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1994年回中国大陆开拓业务,成立上海大原咨询有限公司,随后成立了北京办事处、沈阳办事处。 李祖原建筑师,成功大学建筑工程系毕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艺术硕士,现为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建筑师。 李祖原先生是一军人子弟,从小家境不好,功课倒数,直到小学五年级突然开窍,成绩才开始有了起色。师大附中毕业後,李祖原父亲一直希望他报考师范大学,好在日后为自己谋得一份安稳的工作;但李祖原先生以为,一个人的前途与一生奋斗的目标,不该因外在一时压力而改变。李祖原先生考量自己的志趣与能力,决定选择一个无论是走实用路线,或是学术教育都大有可为的“建筑系”就读。 当李祖原自美国取得学位及建筑师资格返国後,他的许多朋友对他不留在国外发展都深感不解。事实上,李祖原先生因为受过专业训练,因此很能体会:建筑是与自己社会和本土文化紧密相连的一门实用艺术。回国後,李先生开始接触中医及太极拳,希望由这些方面著手,体会中国人的生命气质;同时,他也追随牟宗三老师,听他讲述儒家哲学,以培养恢宏的气魄,期使能将自己的建筑知识,用在自己的土地上,解决与自己同文同种同胞住的问题。 李祖原先生表示,身为建筑师,注定要在贯彻自己创作理念,和与现实客观条件妥协与否之间不断地做抉择。李祖原先生期许自己是一个问题解决者,并从解决问题中去学习成长。所以,不论任何时候,遇到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他一定毫不犹豫的选择坚持理想,为较高层次的目标继续奋斗。 李祖原 - 作品一览1985年 东王汉宫 传统语汇之转化 + 人与“都市”之大聚 1992年 艺术学院 塑造大学城学习空间人文艺术之全新环境 1998年 和信水莲山庄 以公共价值为主体 + 人与“自然”之大聚 李祖原 - 评价李祖原是台湾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但其事务所所负责设计完成的许多作品,却在建筑结构、美学理念、以及实用性等各方面,遭遇毁誉参半的评价。以台湾台北市建成圆环为例:完工后,由于建筑规划的缺失与功能性问题,导致此一著名商圈人潮大量流失,被迫关闭整建;其设计概念,也因涉及破坏历史、文化,和社区记忆而颇受批评。 李祖原大师是世界著名的执著于具象设计、微物放大的台湾建筑师,毕生致力于研究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新建筑,在中国当代建筑师中,很少有人像李祖原先生那样一贯坚持主张“中国式建筑”的实践;很少有人像李祖原先生那样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着如此博大精深的理解;很少有人像李祖原先生那样如此执着地探索“意”与“象”的共生,并在建筑中力图表达意念;很少有人像李祖原先生那样在当代建筑中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探索东西方文化在更高层次上的契合;也很少有人像李祖原先生那样追寻当代建筑的理念,探索当代建筑的哲理。 李祖原 - 建筑特点一是将商业作品变成文化议题。造型的意象是民族的情感,是民族文化的个性,这种个性和情感并不是说它放到哪个国家都可以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追求造型的意象。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建筑对城市的贡献。在设计台北101大楼时,他们就说服业主,由台湾自己的建筑师来设计,并设计成世界第一高楼。在设计时,他们充分考虑中国元素。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一直研究的课题。这有些类似演进的过程。第一是套,就是把中国意象的元素抽理出来放到建筑本体里。第二是与建筑体的融合。第三是有自己的创新。在这三步曲中,首先是符号化。 将中国的元素抽理出来,变成单一的东西,就像DNA一样,抽离出来后,放在新的组合上。这种延续和继承,最难的就是如何将这些中国传统的符号变成为中国的现代的东西。李祖原建筑事务所追求的正是中国的集减符号,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设计出来建筑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东西。这是一直在研究的课题。在商业建筑中要说服甲方,是件不容易的事,这也需要鼓动甲方的内心要有贡献和追求,而不是追求纯商业。 李祖原 - 荣誉1980年 奔驰环球商业大楼 第1届建筑师杂志奖 佳作奖 1991年 台中同隆经纬天下 鲁班奖 1993年 春池木栅夏木漱石 1982年度大成报 十大预售个案建筑设计奖 1994年 东帝士基隆大船入港 第11届房屋月刊/中国时报 最佳建筑规划类/建筑金奖 2001年 全坤大直首玺 台湾第一座绿色建筑住宅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