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宽,1941年1月4日生于大连市,全国政协委员、长春电影制片厂总导演,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影片《开国大典》参加了第六十二届奥斯卡外语片展映,并在香港获得十大影片奖,创下国产片在香港连续放映143天的记录和中国当年票房最高记录。于2010年3月针对章子怡“诈捐门”事件,呼吁宽容章子怡。 李前宽 - 简历李前宽,男,1941年1月出生在大连。 全国政协委员、长春电影制片厂总导演。 196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后任长春电影制片厂美工。国家一级导演,荣获国务院颁发特殊贡献专家政府津贴。 1976年转任导演,1981年开始与肖桂云合作执导影片。 李前宽、肖桂云拍《开国大典》成名,以《决战之后(上下)》征服影坛,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又精心推出力作《重庆谈判》。《开国大典》获得了多项大奖,并创下当年最高拷贝的纪录。 1996年又拍摄了以抗战为背景的影片《红盖头》。 历任全国第八届人大代表、吉林省人大代表、常委、省劳模、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第六届副主席,中国电影基金会会长、现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总导演。 李前宽 - 两会言论全国政协委员、长春电影制片厂总导演李前宽在2010年政协会议小组讨论时谈及中国电影界现状,痛批媒体“炒作”明星绯闻的行为,称这种炒作之声“该封杀就得封杀”。谈及被热炒的章子怡“诈捐门”事件,呼吁宽容章子怡。他表示,对“中国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国际影星章子怡”,媒体不要抓住她的绯闻不放。 ●现在(媒体)又开始炒章子怡捐款差了10几万的事情,(媒体)就在这些小地方抓着不放。 ●我们培养一个年轻影星,能在国际舞台上站住脚不容易啊。 ●电影艺术家应承担电影的教化作用,不应废弃这个作用,当然娱乐作用,审美作用同教化作用是不可剥离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保护章子怡2010年3月两会,李前宽在小组讨论的发言中表示,中国电影界目前炒作之风盛行,尤其是媒体过度炒作明星的绯闻。谈及近日被热炒的章子怡“诈捐门”事件,他说:“现在(媒体)又开始炒章子怡捐款差了10几万的事情,(媒体)就在这些小地方抓着不放。”“我们培养一个年轻影星,能在国际舞台上站住脚不容易啊,”李前宽说,“章子怡在汶川地震的关键时刻,在戛纳电影节马上换上素装,马上捐出100万,这样的年轻演员,你还要她怎么样?”李前宽认为,中国媒体应该爱惜、包容年轻演员,特别是已经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他说,当年阮玲玉因小报炒作而自杀,如果在当今中国,由于媒体的炒作而再次导致中国电影界一个新星的陨落,这将是不能原谅的。 网友声音一位德国网友verwaltungsrecht提醒“请李委员搞清楚网民质问的重点再来发言好吗?” 李前宽 - 作品集获奖影片《开国大典》获首届中国电影节奖;第十届“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第十三届“百花奖”优秀影片奖;政府“华表奖”;香港“五洲十大名片”奖;《决战之后》获第十五届“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演员三项提名;政府“华表奖”; 其他影片世纪之梦 (1998) 旭日惊雷 (1997) 电视剧《血洒故都》(10集) 李前宽 - 荣誉曾五次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三次获《大众电影》百花奖,获首届中国电影节荣誉奖,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影片奖,获香港亚洲十大名片奖,获中国反法西斯十大影片“长城杯”奖,上海“永乐杯”、哈尔滨“天鹅杯”金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杯”等。荣获吉林省政府颁发的“长白山文艺奖”个人成就奖。 李前宽 - 影响李前宽、肖桂云以革命重大历史为题材,在银幕上重新塑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的形象。将毛泽东从“偶像”化的神坛请回人间,“脸谱化”为“反动符号”的蒋介石则被还其历史本来面目。他俩的作品具有史诗性的风格,从不讳言社会主义电影家的历史责任,同时又十分注重作品的艺术感召力。 李前宽曾言:电影艺术家应承担电影的教化作用,不应废弃这个作用,当然娱乐作用,审美作用同教化作用是不可剥离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李前宽对近代中国历史,特别是解放前后的历史颇有研究,这些激发着他的创作激情。他的影片有着深邃的思想内涵,力图将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避免了这一题材影片常出现的空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