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希特勒,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1921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德国元首。1934年6月13日,希特勒与墨索里尼在威尼斯会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被公认为是二战的主要发动者。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布“海狮计划”,不列颠空战开始。1943年9月15日,希特勒派党卫队头目奥托·斯科尔兹用小型费塞勒怪马式飞机于12日劫得囚禁中的墨索里尼,墨索里尼宣布成立共和法西斯党。 阿道夫·希特勒 - 简介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男,1889年4月20日(也有一说为7月23日,但无从考证,故存疑)下午18时30分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Braunau am Inn,林茨,莱茵河上的Braunau),1945年4月30日下午3时30分卒于柏林。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即纳粹党(德文:Na希特勒照片(10张)zi,即Nationalsozialismus的缩写)——的主席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他使一战后的德国走向强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和头号战犯,对20世纪后的世界历史产生了举足轻重影响的人物。同时希特勒也是杰出的演讲家、政治家、军事家、心理学家、建筑学家、画家。 阿道夫·希特勒 - 从政生涯1917年希特勒由传令兵晋升为下士班长。 1919年希特勒加入德国工人党,同年成为主席团委员。 1921年出任党魁。 1923年希特勒因为啤酒馆政变事件而入狱。 1924年12月出狱后,他于次年重建纳粹党并成立党卫军(警卫旗队)。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1936年希特勒领导的德国与东条英机领导的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6年3月,指挥德军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 1939年9月,在希特勒指挥下纳粹德国采取“闪电战”战术,迅速侵占波兰,从而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5月8日,希特勒与爱娃·布劳恩自杀于总理府
阿道夫·希特勒 - 身世背景姓氏特征姓氏的由来:阿道夫·希特勒家世是非常混乱和复杂,希特勒这个名字的由来,应由他的祖父说起,这位德国未来元首的先祖,世居在瓦尔德维特尔,这位于多瑙河和波希米亚,摩拉维亚边境之间奥地利的一个县城,此处属森林茂盛的丘陵地区,也算是奥匈帝国的穷乡僻壤,此处有如捷克农民般的近亲通婚,而后来阿道夫·希特勒的父母便是,他们的私生子女很多,阿道夫·希特勒的祖父本名叫做约翰·格奥尔格·希特拉,希特勒(Hitler)这个姓氏是阿道夫的祖父把原本的姓氏希德拉(Hiedler)改掉而来,阿道夫的父亲本从母姓,这是因为阿道夫的父亲阿洛伊斯·希特拉也是私生子,他出生于1837年6月7日,在39岁之前一直袭用母亲姓氏施克尔格鲁勃,因此阿洛伊斯·施克尔格鲁勃这个名字伴随了阿道夫的父亲大半生,虽然人们没有证据证明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便是阿洛伊斯·施克尔格鲁勃的父亲,但后来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在销声匿迹30年后在瓦尔德维特尔、威特纳镇出现,为阿道夫的父亲阿洛伊斯认祖归宗,在公证上承认父子关系,此时他们的姓氏希德拉已改成希特勒,此时约翰·格奥尔格·希德拉已经84岁了。 独特的身世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半,在流经奥地利和德国巴伐利亚边境的莱茵河河畔奥方的布劳瑙小镇的一家名叫波默的小客栈里,一个名叫克拉拉的年轻妇女生下了一个男婴。由于克拉拉前面生的三个孩子都早早夭折了,所以她对这个儿子就特别疼爱。这个男孩就是阿道夫·希特勒。阿道夫的父亲阿洛伊斯是布劳瑙边境小镇的海关官员,是一个42岁的农妇和流浪磨工的私生子。阿道夫的母亲是其叔父的外孙女。阿洛伊斯结婚时,已经48岁,新娘刚25岁,这是阿洛伊斯第三次结婚。此前他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阿道夫是他此次婚姻的第四个孩子。也可能是这种在世人看来极为奇特的身世来历和血缘关系,造就了希特勒的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性格。家庭暴力导致了他的残暴。 科学研究纳粹头子希特勒是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和反犹太主义者。二战期间,他曾对犹太人实施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然而的DNA检测发现,希特勒很可能是犹太人或非洲人的后裔。据英国《每日邮报》2010年8月23日报道,比利时记者让·保罗·穆德斯和历史学家马克·维尔米伦对希特勒家族的39位亲属进行了DNA检测。结果显示,希特勒很可能是犹太人或非洲人的后裔。显然,无论是哪个,都不是希特勒喜欢的。 阿道夫·希特勒 - 中国情节早年来自中国家庭的帮助 希特勒在自传中描述童年在维也纳的生活时,曾经提到过,在自己贫困潦倒时受到过一家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家庭的无私帮助,这个“张姓”(按原文的德语发音“CHEUNG”谐译,在英语中也可译为“程”)家庭曾无偿的一次提供给他500奥地利帝国先令作为他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还常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留宿。当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绘画天分时,这个善良的中国家庭还主动帮他联系了闻名的维也纳大学,希望能资助他进入大学学习。“他们的帮助是无私的,是让人无法忘怀的……”希特勒曾在谈起自己往事的时候感叹道。后来希特勒掌权后合并了奥地利,但那时无论他用什么方法都再也没有找到过这家善良的恩人们。 希特勒对中国古兵法和书籍非常喜爱。据他的随行秘书说,经常可以在这位帝国元首的床头看到德文版的中国书籍。希特勒在视察法国占领区和访问意大利时都曾随身携带孙子兵法的简译本,他还经常挑灯夜读并写了大量的阅读笔记。在任命隆美尔为陆军元帅暨北非方面军总司令时,他也曾送给这位名将一本带有自己注释的孙子兵法简译本,让这位忠心的将领感激涕零。 在轴心国结盟的初期,希特勒并没有预料到日本的发展会如此迅速。当时在美茵茨的军事基地里,他曾私下对自己的秘书长阿姆施太朗说过:“和这种国家结盟简直是耻辱,他们只会在海边打鱼!”在他和一些重要将领的信笺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二分天下设想:以巴卡思坦(当时的波兰东部和苏联的交接处)为界限,西方(欧洲,中东,北非,大西洋西岸)为德意志第三帝国领土,东方(亚洲,小亚西亚,印度,太平洋西岸)为中华民国领土。因此,尽管迫于意大利的压力与日本结盟,但纳粹德国对中丄国政府的态度一直都相当暧昧不明。甚至在得知南京沦陷后,德国还曾秘密支援了国军一些包括I号坦丄克,sdk.222,护耳式头盔在内的德制武器,国民革命军就有一个使用的完全是德式装备,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也曾使用过德式头盔。 1943年希特勒在波兰疗养时曾收到一个商人进献的极品中国茶叶,从此对中国茶情有独钟,虽然在公共场合为了保持“日耳曼优秀传统”而饮用咖啡,但私底下大家都知道茶叶才是元首的最爱。因此也一度引起了一股中国风的盛行。英国的特情机构MI6也曾策划用搀入剧毒的极品中国茶叶对希特勒进行暗杀的行动,但最终被盖世太保察觉并破坏。 阿道夫·希特勒 - 从政轶事早期生活希特勒生于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因河畔布劳瑙的一个海关文职人员家庭,父亲“阿伯雷·希特勒”曾经当过鞋匠,后来才转为海关文职人员。希特勒年幼随父亲加入天主教成为信徒,可是日后受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影响,曾立志要成为牧师。希特勒的童年很不愉快。目前有历史学家指出,希特勒小时候曾遭到学校同学的虐待,这段“童年阴影”导致后来希特勒的强烈报复思想。他很爱他的家人。他曾学习过绘画,但中学时期学习成绩非常差,因此未毕业就退学了。他曾经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但都被以“不适合绘画”为由被拒绝取录。父母双亡之后,他的生活日益窘迫,不得不流浪到维也纳街头行乞,靠卖画为生,有时被雇佣来扫雪、扛行李。 希特勒早在中学时就接触了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想,来到维也纳之后又阅读了大量宣传种族优越的书籍,更加痴迷于其中。他发誓要“为德国复兴而奋斗”。在他1925年出版的自传《我的奋斗》(Mein Kampf)中,他表露了他对日耳曼民族的优越性的确信、对犹太民族的仇恨,并且为日后走上纳粹主义这道路埋下了伏笔。 法西斯统治不过在政治体制上,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相对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倾向于极端民族保守主义的。他和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东条英机领导的日本联盟结成轴心国,这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军队在他的领导下干涉西班牙内战,扶持佛朗哥政权,并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兰、法国、苏联等国家。 改造德国工人党希特勒加入工人党后,他在履行“侦察员”职责的同时,就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党的工作中去。他从事多方面的社会交际,在国家主义者刊物《慕尼黑观察家报》上刊登党的启事,组织群众集会,发表演说宣传自己,竭尽全力扩大党的影响。希特勒在群众集会上施展演说才能,竭力向到会的大学生、小业主和军官们煽动对凡尔赛和约、“十一月罪人”及犹太人的仇恨。他的演说不咬文嚼字,开门见山,通俗易懂,大量使用民间语言和战壕中士兵们的行话,因此其听众、特别是大战中的士兵倍感亲切,从而也使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狂热。就这样,希特勒组织的群众集会不久便名闻遐迩。他演讲的内容、语言的才华、雄辩的论据很快吸引了大批追随者,党对他顿然刮目相看,党的主席力排众议,遂将希特勒任命为“宣传部长”。 希特勒大权在手,就着手进一步巩固其在党内的地位,他重新安排了党的日常管理工作。接着又和党的主席起草了新的二十五条党纲,基调是反犹主义、国家主义和“社会要求”,其内容,除了犹太人,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从中得到一点甜头。为煽动、吸引群众,希特勒在党的名称上煞费苦心。他利用德国当时盛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股潮流,将德国工人党正式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这便是纳粹党,纳粹是该党正式名称缩写字中前两个字母的音译。党纲和党的新名称都是在1920年2月24日的群众大会上向世人公布的。由于新闻界对此事作了简短报道。所以希特勒在这一局部地区遂变得名声大噪。 纳粹党的粉碎和重建慕尼黑啤酒馆暴动:魏玛共和国初期,经济十分困难。接受凡尔赛和约之后,德国要支付巨额赔款。法国为保证得到赔款和在德国面前有一种安全感,遂出兵占领了鲁尔地区,虚弱的德国政府无力抗击,只能实行消极抵抗,结果导致德国发生了空前的通货膨胀,货币体系瓦解,经济陷于崩溃。希特勒把发生这次灾难的原因都归罪于魏玛共和国和凡尔赛和约,归罪于犹太人和布尔什维主义。最后古诺政府发起的这场耗尽血本的消极抵抗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只好垮台,由施特雷斯曼继任总理。 新总理一上任,立即宣布结束这场斗争并准备愿意恢复赔款同法国达成了和解。但施特雷斯曼的这两项决定却遭到了死硬的保守派德意志民族人民党和所有的极右派民族主义团体的抗议,而这种抗议运动主要集中在巴伐利亚邦。那里的分裂主义势力企图举行暴动,对抗柏林政府。敏感的希特勒看到这种经济困难和政治动荡的形势,正是他推翻共和国的良机。他要以巴代利亚为跳板,攫取全国政权。 重建纳粹党:希特勒从啤酒馆暴动的失败中悟出了自己的道理:即不能通过政变去剥夺台上统治者的权力,相反只有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才能取得政权,要充分利用共和国宪法所提供的一切合法条件去攫取政权,铲除共和国。于是,在他出狱后的1925年1月4日,拜访巴伐利亚总理,承认1923年的政变是一个错误,并保证今后一定循规蹈矩,遵纪守法,还答应在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支持这位总理。邦总理遂由此产生一种印象:这头凶猛的野兽现在被“驯服了”,人们可以松一下绷紧的弦了。这样,在2月份,巴伐利亚政府就撤销了对纳粹党及其机关报《人民观察家报》的禁令。接着,2月26日《人民观察家报》正式复刊。2月27日纳粹党正式重建,希特勒又获得了独裁元首的身份,但被禁止在公开场合演说,而且其他各邦也相继效法。 后门夺权1929年10月末从华尔街开始的经济恐慌迅速蔓延,导致了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德国的经济是靠美国发展起来的,所以受害最大。企业倒闭,产销萧条,失业人数直线上升,最高时达600万。这可给希特勒、戈培尔等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他们称经济危机是“政府无能”的一个佐证,是政府接受《凡尔赛和约》和战争赔款及奉行“社会主义”政策的结果,是共和国和历届政府毁灭了德国的一切。希特勒公开宣布,他欢迎这场经济危机。他正可以利用它达到搞垮共和国的目的,而且他为此甘愿去干任何事情。不久,经济危机就发展成为一场国家危机。由于经济萧条,国家税收下降,相反失业救济的支出却迅速增加。1930年3月,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届政府终因入阁各党在如何平衡国库亏空问题上意见分歧而垮台。 建立独裁体制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并不满足于在他同巴本和民族人民党首领胡根贝格约定的范围内行事,也不满足于这种联盟。他执意借助已经掌握的权力,实现建立独裁的目标。因而在他上台第三天即2月1日就发布第1号文告,声称兴登堡总统宣布解散国会,定于3月5日举行新的选举。希特勒认为,他将在选举中稳操胜券,这样就能排斥联合政府中的其他政党,确立一党统治的体制。2月4日又颁布《保护德国人民法》,以便广泛限制反对党,特别是限制德共和社民党在竞选中的宣传活动。2月6日,解散普鲁士邦议会,使普鲁士代理内政部长、纳粹党的戈林得以接管了警察局,为纳粹党在普鲁士夺权创造了条件。随后由冲锋队、党卫队和钢盔团成员组成的所谓“辅助警察”又先后接管了各地的警察部门,并在各大区建立了集中营,关押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社民党人和其他的反法西斯战士。另一方面,希勒特又暗中拉拢国防军头目和大资本家,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赢得选举的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爆发时,希特勒志愿参加了德国巴伐利亚预备步兵第16团,在西线与英法联军作战。1917年,他由“传令兵”晋升为上等兵,并因作战勇敢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和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传说他因意外失去一粒睾丸,还曾两次负伤,在第二次负伤后养伤期间,德国向协约国宣布投降。战后,由于德国曾爆发以犹太人为首,与苏联第三国际联手的共产革命,德国陆军一方面要避免共产思想在军队中蔓延,一方面又对如雨后春笋成立的各种新政党颇有兴趣,于是成立了一个调查局。希特勒因为这个调查局符合他的反共理念而应征并获得录用。在慕尼黑大学,他对被遣返战俘的演说,其演说才能让教授与战俘们同样地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帝国1933年,在路德宗原教旨基督教会、垄断资本集团和军方支持下,纳粹党发展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通过“国会纵火案”与“长刀之夜”等事件,他逐渐打击及削弱异己党派与党内反对派,巩固自身势力。1934年8月1日,总统保罗·冯·兴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国总统,并将总统与总理两个职务合二为一,拥有无上的权力,可以无限期连任,并命令所有军队、法官以及政府官员向他宣誓效忠。作为元首和总理,他成为国家政权的单独执掌者,即独裁者,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纳粹化”。在执政期间,希特勒废止威玛共和国,将德国改称为纳粹德国或德意志第三帝国;并解散国会,取缔其他一切政党和团体,迫害和屠杀天主教会、自由派别基督教会、民主党人、共产党人和犹太人,宣布纳粹党和第三帝国合为一体,开始了他的独裁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政治体制上,希特勒领导下的第三帝国相对威玛共和国时期是倾向于极端民族主义的。1936年,德国与裕仁天皇领导的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加入了这个协定,从而形成了德、日、意三大轴心国,这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对外进行战争的同时,在国内希特勒实行法西斯式的一党专政,仇视且排斥其它非纳粹政党和思想,包括共产主义。他建立的第一个集中营即为关押共产党之用。他还鼓吹“民族优越”,仇视其它民族。他在国内建立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等独立于德国国防军之外的纳粹军事组织,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希特勒的领导下的第三帝国期间,德国以及其占领国领土上大量建造集中营,犹太人以及其他人种的遭到了空前的大屠杀。根据粗略估计,期间总共有约600万犹太人因为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而被屠杀。 在战争方面,希特勒在军事上摒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模式,实践了闪电战、“空军支援”等新型战争模式,改变了传统战争的形式。 1936年3月,在他的指挥下德军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7月,德军伙同意大利军队,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扶持佛郎哥取得政权。1938年3月12日,第三帝国吞并奥地利;9月,英国、法国、德国与意大利在德国慕尼黑签定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领土苏台德区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1939年3月15日,德国撕毁《慕尼黑协定》,进军并侵占捷克斯洛伐克。为避免苏联卷入战争,导致德国两线作战,希特勒邀请斯大林会晤,并于同年8月23日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纳粹德国采取闪电战战术,迅速侵占波兰,从而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0年春,希特勒指挥德军仅用6周时间打败英法联军,占领丹麦和挪威。5月开始进攻法国,并相继攻下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6月4日,英军被迫从敦刻尔克向英国撤退。6月14日,巴黎沦陷,6月22日,法国与德国签订了《德法停战协定》,法国投降。由希特勒制定的旨在摧毁英国的“海狮行动”于同年9月展开,不列颠空战正式开始。德国空军不分昼夜地对英国境内包括伦敦、考文垂在内的各大城市进行轰炸。但是在首相丘吉尔的率领下,英国成功抵制住了德国的空袭威胁。 1941年6月22日,300万德军在希特勒的授意下越过苏德边界进军苏联,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苏德战争。希特勒曾妄图在6-8周内打败苏联。战争开始时,德军连连获胜,并迅速深入苏联内部。然而1941年底的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希特勒的闪击战术。同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希特勒向美国宣战。1942年底到1943年初,22个德国陆战师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全歼,同时,英国将领蒙哥马利在阿拉曼战役中也取得胜利。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打击下,曾经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德国,面临覆灭的命运。同盟国军队很快在各个战场转入全面反攻,德军则节节败退;1944年之7月20日密谋案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狼穴遭到预藏炸弹行刺暗杀失败;至少5000人涉案被审判有罪被处以极刑。 美国报纸刊登希特勒的死讯1945年4月2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希特勒宣布邓尼茨海军元帅为元首继承人,宣传部长戈培尔为总理继承人,党务部长“鲍曼”为党务继承人,并下令逮捕不忠的帝国元帅戈林和盖世太保首领希姆莱,之前他还枪毙了企图叛逃的卫队长,爱娃·布劳恩的亲戚菲格莱因。4月30日15时30分,希特勒与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之后希特勒用一支7.62毫米手枪自杀,而爱娃·布劳恩则服氰化钾自尽。1945年5月8日夜,纳粹德国正式投降,德国战败。不久盟军在总理府的废墟中找到了希特勒尚未完全焚毁的尸体。 推翻密谋1938年 这群试图绑架元首的德军将领,包括时任陆军总司令温柏鲁奇泽将军、前任参谋总长温贝克将军、时任参谋总长赫尔达将军、柏林守将韦兹里本、波茨坦守将伯鲁克道夫及军需处长、柏林警察局长等人,可说是将星云集。他们已约定于1938年9月14日下午8时,乘希特勒返抵柏林时举事,逮捕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 - 人物评价个人影响在战争方面,希特勒在军事上摒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模式,创立了并且实践了闪电战、空军支援等新型战争模式,改变了传统战争的形式。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据统计,二战期间总共有约600万犹太人、数千万其它人种因为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而被屠杀。希特勒对世界人民犯下滔天罪行,也给德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战争中近8百万德国人死亡。世界各国的珍贵文化遗产的损失更是无法计算。 人物评价在对外进行侵略战争的同时,在国内希特勒实行法西斯式的一党恐怖专政,仇视且排斥其它非纳粹政党和思想,包括共产主义。他建立的第一个集中营即为关押共产党之用。他还鼓吹民族优越,仇视其它民族。他在国内建立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等独立于德国国防军之外的纳粹军事组织,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希特勒的领导下的第三帝国期间,德国以及其占领国领土上大量建造集中营,犹太人以及其他人种的遭到了空前的大屠杀。根据粗略估计,期间总共有约600万犹太人因为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而被屠杀。 部分人士对希特勒有中性或赞赏的评价。美国非裔伊斯兰领袖路易斯·法拉肯(LouisFarrakhan)曾赞喻“伟大的人物”。印度湿婆神军党领袖拜·萨克雷(BalThackeray)曾在1995年称自己为希特勒赞赏者。德国历史学者弗里德里希·迈内克(FriedrichMeinecke)称希特勒的一生是“在历史长河中,一个非凡及不可量的人物的伟大例子”。 阿道夫·希特勒 - 坚持素食主义希特勒曾经有个外甥女叫吉莉·拉包尔,希特勒和她见面后不久就爱上她了,当时是1929年。两人经常去山间散步,在慕尼黑上咖啡馆和戏院。希特勒还为他们俩租了一套有九间房的豪华公寓,从当时看希特勒是打算同他的外甥女结婚的。但由于希特勒对她的控制欲太强,不准她同任何别的男人一起在公开场合出现,禁止她学音乐,学戏剧等等她喜欢的事情,两人经常发生争吵。 阿道夫·希特勒 - 迷信占星术希特勒1889年出生于巴伐利亚的勃劳瑙小镇一家名叫波麦的小客栈里。按占星家的说法他是生于金牛宫。金牛宫是帝王的星座,而支配希特勒一生的权力之星是土星。特别当土星位于第十宫(即狮子宫,象征权力)时,气势最威,权力达到顶峰。土星绕天体运行的周期是30年,所以受土星主宰的希特勒的命运也在30年中骤变。对他来说命运的转机起始于1919年,时逢土星绕黄道一圈回到其出生时的星座。这一年他加入德国工人党:从一个画装饰画片的“艺术家”摇身一变而为政治活动家,时年30岁。在此以前他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贫困流浪汉,26年间逐渐成为震撼世界的混世魔王。 1924年12月20日希特勒从兰德斯堡监狱获释,次年2月27日在慕尼黑贝格勃劳酒店召开了纳粹党重建大会。此后希特勒一直为窃取政权进行积极的活动。但是,他在1932年4月10日的总统竞选中失败,不久,纳粹党的财政状况又陷入山穷水尽的地步。接踵而来的打击使希特勒一度曾经想自杀。1932年底,希特勒请占星家哈努赛恩预卜来年命运。哈努赛恩装神弄鬼地告诉他:“今年运行在第二宮天蝎星座的土星与第八宫的生辰的火星相冲,所以凡事不顺。从下一年起命运将转向顺利;掠取大权在望,不过还有一点障碍。”哈努赛恩的占卦犹如一剂起死回生的良药,重新燃起希特勒的狂妄野心,事有凑巧,1933年1月4日,希特勒通过他的经济顾问克普勒的介绍,与前总理巴本秘密会谈,会谈结果,一致同意成立希特勒巴本联合内阁。 1月30日兴登堡总统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巴本担任副总理,第三帝国正式宣告诞生。它预示着德国人民从此将被投入灾难和毀灭的深渊。 稍有一点唯物史观常识的人都知道,希特勒的上台是当时德国的经济危机和动荡的政局造成的,并不能证明哈努赛恩的预卜准确,最多也只能说是巧合,但是此后希特勒却对占星术更加奉若神明。 1944年4月,苏联进军柏林,西方盟国也占领了德国本土,希特勒的可怕末日已迫在眉睫,但是他却顽固地盼望在最后一分钟出现奇迹,幻想绝路逢生。 这种侥幸心理,从缴获的纳粹财政部长克罗赛克的日记中可看到:4月初的一个晚上,戈培尔向希特勒朗读他最喜爱的一本书,英国卡莱尔所著的《腓特烈大帝传》。他所朗读的一章叙述的是7月战争中最黑暗的日子,那时这位大帝已感到日暮途穷,他对他的大臣们说,如果在2月l5日以前他的运气不好转,他就要放弃战争,服毒自杀,戈培尔用极其戏剧化的方式朗诵: “英国的国王!请您再等一等,您那受难的日子就要过去了。您那交好运的太阳很快就要拨开云雾高升起来,照耀着您了。2月12日,俄国女皇死了,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就要出现。” 他们在这本书的鼓舞下,从希姆莱的档案室里调来了两项预卜吉凶的星象图研究:一张是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就职时占星家为他卜算的,另一张是1918年11月9日魏玛共和国诞生时占星家为他卜算的。 有意思的是,两张星象图的预言十分一致,即都说战争将在1939年爆发,并且预料到1942年以前的胜利和以后的节节失败,以及l945年初,特别是4月的前半月受到最大的打击,4月下半月将要获得暂时胜利。然后是停滞状态,一直到8月,才会有和平。 两张星象图的预言使希特勒不由兴奋起来,他相信奇迹一定会到来。4月12日深夜,戈培尔的秘书迫不及待地告诉他一个好消息:美国总统罗斯福死了!从威廉广场燃起的熊熊大火的照耀中看得很清楚,戈培尔面色忽然开朗,精神一振,他立即用电话向希特勒报告说:“我的元首,我向您祝贺,罗斯福死了!星象图写得清清楚楚,4月下半月是我们的转折点,今天是星期五,4月l3日,转折点到了!” 希特勒等人死抱住星象图的预言不放,在柏林的熊熊大火中为美国总统的逝世而兴高采烈,他们认为,这是上帝在最后的刹那间,把第三帝国从迫在眉睫的灾难中拯救出来的千真万确的迹象!可是进展神速的战争无情地把他们的幻想扑灭。 4月28日,苏联军队逼近总统府,希特勒开始意识到末日已经来临。4月29日凌晨,希特勒宣布正式与其情妇爱娃·勃劳恩结婚。30日下午3点半,希特勒与爱娃在寝室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按照占星家的卜算,守护星金星在结婚之宫(第七宫)与火星会合,土星陨落,即希特勒结婚之时也是其死亡之日。有人说,从希特勒对占星术奉若神明的心理状态看,他有可能是出于对占星术的迷信,认为命该如此而了却了其罪恶的一生。但是,从根上来说,乃是战局不利于他的急剧发展迫使他走上自绝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