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檀越是什么意思?

2020-7-18 16:3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61| 评论: 0

摘要: SUHED的回答 檀越指抄‘施主’是佛教用语。即施bai与僧众衣食,或出du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zhi。中华佛教百科全dao书中檀越的解释:檀越:通过布施的手段越过痛苦的苦海。由印度传至中国时原本只有一个“檀”字,意为 ...

SUHED的回答

檀越指抄‘施主’是佛教用语。即施bai与僧众衣食,或出du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zhi。

中华佛教百科全dao书中檀越的解释:

檀越:通过布施的手段越过痛苦的苦海。由印度传至中国时原本只有一个“檀”字,意为“布施”,“越”是后来佛法传入中国,为了方便中国人理解文义后加上去的。

扩展资料:

《大般涅盘经》卷十一云(大正12·433a)∶‘宁以热铁周匝缠身,终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衣服。’

此经提及佛将灭时, 有一弟子名须跋陀(与佛灭前成为最后一个弟子同名)因晚年出家, 在佛灭时向众宣说佛陀生前制很多戒, 感到烦扰,佛灭后就可解脱了。

正其时,迦叶路过听见,深感佛理有可能被人误解, 故认为有必要招开结集法与律的全体大会, 共同审议佛所教的法与律。而律藏中的大品亦提及第一次集会, 阿难被问何者是小小戒,正好对应此经的第六诵第三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檀越

U爱浪的浪子的回答

【檀越】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拼音:tán yuè (梵da^na-pati,巴内da^na-pati,藏sbyin-bdag) 指‘施容主’。

音译陀那钵底、陀那婆。梵汉兼举称作∶檀越施主、檀越主、檀那主、檀主。《大般涅盘经》卷十一云(大正12·433a)∶‘宁以热铁周匝缠身,终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衣服。’

扩展资料:

关于檀越之语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受斋轨则〉条下注云∶

‘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云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由行檀舍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旧云达嚫者,讹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檀越

智心女人的回答

檀越:佛教用语,拼音:tán yuè  指‘施主’。

即施与僧众衣食,檀越的版“檀”本是布施之意,权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后人加入“越”字,两个字合起来的意思为通过布施善行可以越过生死苦海。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音译陀那钵底、陀那婆。梵汉兼举称作∶檀越施主、檀越主、檀那主、檀主。梵语音译,施主。

是梵语的音译,翻译成汉语就是施主。也音译为陀那钵底、陀婆。

扩展资料:

檀越作为佛教专用名词,在佛教多种经典中都有论及。

如《敕修清规·普说》云:“有檀越特请者,有住持为众开示者,则登法座。”《首楞严经》云:“阿难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长水疏》:“檀越,此云施者。”

檀越施主当恭敬如子孝顺父母,养之侍之长益五阴,于阎浮利地现种种义。此外,《长阿含经》卷十一谓,檀越当以五事供奉沙门,也就是:身行慈、口行慈、意行慈、以时施、门不制止。

佛教给予士大夫的不仅有超逸的处世态度,也有无私无畏的精神境界。突出自性的禅宗激发人自立自强,以佛禅心性论为主导,就会促生不惜牺牲的精神和不畏强权的坚定信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檀越

帅气的小宇宙的回答

意思是施主。bai

檀越【dután yuè】

基本释义:zhi

(1)佛教用语,称施dao主。梵语“檀内”,汉语是“施”的容意思。“越”是施的功德巳越贫穷之海的意思。原来是梵语“陀那钵底”翻译过来的。

(2)和尚或道士称施舍财物给佛寺或道观的人,也泛称一般的在家人。

扩展资料:

檀越是由印度传至中国的,原本只有一个“檀”字,意为“布施”,“越”是后来佛法传入中国,为了方便中国人理解文义后加上去的。关于檀越与受施者之间,诸经中屡有提及。如《增一阿含经》卷四。

例句:

1、观寺释道亦将施主檀越年命星庚记注,於是夕受香仪,代具纸疏云马,为坛而祭。——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星灯》

2、檀越当以五事供奉沙门,即:身行慈、口行慈、意行慈、以时施、门不制止。——《长阿含经》卷十一谓

金果6333的回答

檀越 :指‘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音译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6303731陀那钵底、陀那婆。梵汉兼举称作∶檀越施主、檀越主、檀那主、檀主。《大般涅盘经》卷十一云(大正12·433a)∶‘宁以热铁周匝缠身,终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衣服。’

扩展资料:

“檀”由印度传至中国时原本只有一个“檀”字,“越”是后来佛法传入中国,为了方便中国人理解文义后加上去的,意取从施舍做功德,可以越渡过贫苦之海。檀越也常译成檀那。

关于檀越与受施者之间,诸经中屡有提及。如《增一阿含经》卷四(护心品)云(大正2·564a):檀越施主当恭敬如子孝顺父母,养之侍之长益五阴,于阎浮利地现种种义。

观檀越主,能成人戒闻三昧智慧,诸比丘多所饶益,于三宝中无所挂碍,能施卿等衣被、饮食、床榻、卧具、病瘦、医药。是故诸比丘当有慈心于檀越所,小恩常不忘,况复大者。

檀越施主当恭敬如子孝顺父母,养之侍之长益五阴,于阎浮利地现种种义。此外,《长阿含经》卷十一谓,檀越当以五事供奉沙门,也就是:身行慈、口行慈、意行慈、以时施、门不制止。

佛教给予士大夫的不仅有超逸的处世态度,也有无私无畏的精神境界。突出自性的禅宗激发人自立自强,以佛禅心性论为主导,就会促生不惜牺牲的精神和不畏强权的坚定信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檀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7-9 19:26 , Processed in 0.18062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