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85894337b的回答1、使用范围不同: (1)材料的采购只在材料的计划成本核算下使用,借方记入采购的原材料或货物的实际成本,贷方记入储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的借方余额为借方余额,反映了企业的在途物料。 (2)原材料在计划成本或者实际成本核算下都会使用的科目,在计划成本下,核算的是入库或出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在实际成本下,核算的是入库及出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2、定义不同: (1)“原材料”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材料和主要材料,辅助材料,购买半成品,维修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的计划和实际成本。 (2)材料采购是反映和监测物资采购资金使用情况、核算外包物资采购成本、确定物资成本差异(物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差)的会计科目。 扩展资料: 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购进并验收入库的物资,按照计划成本或者实际成本借记或者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材料按实际成本入账。材料成本差额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借记或贷记。 (2)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3)生产经营所使用的材料,应当记入“生产成本”、“制造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科目,并计入“生产成本”、“制造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科目。 材料采购的主要账务处理: (1)对于已经支付或已经签发并接受商业汇票的收据(包括付款或开立,接受商业汇票的收据),应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分别汇总,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本科目。 (2)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应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借记“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 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做相反分录予以冲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材料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材料采购 迷路的鸽子187的回答1、企业材料核算采用计划成本就要用“材料采购”科目来核算,如果不是用计划成本法,不用此科目,直接记入“原材料”科目就行。 2、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对于实际没收到的货物叫做在途物资。 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对于没入库的货物叫做材料采购。 (1)采购时,按实际成本付款,记入“材料采购”账户借方;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账户(实际) (2)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记入“原材料”的借方,“材料采购”账户贷方;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 (3)期末结转,验收入库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差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额) 贷:原材料(超支额) 或 借:原材料(节约额)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额) (4)平时发出材料时,一律用计划成本。 如: 借:管理费用(材料计划成本) 制造费用(材料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5)期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遇璠摩卫的回答1、原材料一般指验收入库的材料,材料采购一般指在途或尚未验收入库的材料。2、“材料采购”是企业按计划成本核算使用的科目。“原材料”科目是按实际成本核算使用的科目。 2008-09-10 15:49 补充问题 还没入库不是“在途物资”吗? 是的,在没有入库前,计入“在途物资”科目。 “在途物资”核算企业已支付货款但尚未运抵验收入库的材料或商品的实际成本。 宋国庆100的回答材料采购:仅仅是在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下才会用到的科目,借方核算的是采购的原材料或商品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的在途材料 。 原材料: 在计划成本或者实际成本核算法下都会使用的科目,在计划成本下,核算的是入库或出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在实际成本下,核算的是入库及出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企业材料核算采用计划成本就要用“材料采购”科目来核算,只要在计划成本下,不管材料是否入库,都先记入材料采购。然后结转采购成本。如果不是用计划成本法,不用此科目,直接记入“原材料”科目就行。收到发票等结算单据,但材料还没有收到并验收入库,这种情况先记入“在途物资”。收到验收入库的单据后再转入“原材料”科目即可。 |
|广告服务|网站出售|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1-1-27 10:55 , Processed in 0.48467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为了响应国家互联网安全,本站已和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对接。发布内容信息系统会自动记录IP地址、设备信息、行为记录等。如有发生犯罪违法违规行为,我们全部配合有关部门协助调查取证!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的处理。
本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站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或完整性。本站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责任。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或项目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包括但不限于收益、预期利润的损失或失去的业务未实现预期的节省)。
本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或各种互联网渠道)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