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户的回答:从生理来分人一生按年龄可分为若干阶段,如: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6-28岁,有的认为应该到35岁)、成年期(35-60岁左右)、60—79岁为老年期,80—89岁 为高龄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 人生如潮水,有起有落,按年龄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0至14岁为可塑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高,却有很大的依赖性,常以哭闹方式向父母及长辈要求,以便满足需要。 15至20岁为探索期:这个阶段正值青春期,事事好奇,喜以冒险探索的心态追求想要的东西。 20岁至44岁为建立期:在这个年龄段,忙于建立事业基础、家庭基础、经济基础及感情基础,凡事渐趋于成熟。 45至65岁为维持期:人生各项大事均已固定,儿女逐渐长大,事业也稳定了,正处于人生的收获季节。 65岁以后为衰退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度过人生无数个高潮后,身体器官开始老化,病情渐生。这时,人对子女会产生依赖,希望有人多陪他,在人格的转变上仿佛又回复到第一阶段。所以,许多人都说“老人像小孩”,其实不无道理。 鸿蒙之主S的回答:婴幼阶段:也就是依赖期,这个阶段要靠父母的养育才能够生存。青少年阶段:也就从依赖转相独立。 成年阶段:就是独立期了,这个阶段不需要父母的养育也可以生存了,相对进入了独立阶段。 老年阶段:也就是又回到了依赖期。 探索自我,发现自我 20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的压力、包袱,自己也不够 成熟、能力不足,因此步履难免不稳。 20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卸下了包袱,开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就这样愉快地过了20年。 可是到了40岁,发现青春已逝,不免产生许多的遗憾和追悔,于是开始遗憾这个、惋 惜那个、抱怨这个、嫉恨那个,就这样在抱怨中度过了20年。 到了60岁,发现人生已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在抱怨了, 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余年。 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想起自己好像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 原来,我们所有的梦想都留在了20岁的青春岁月。 你现在处于人生的什么阶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