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璇滢的回答:预备役兵是指依法被确定服士兵预备役人员,即是兵又是老百姓,一身二任、双重身份,具有民、兵一体的特点。 预备役士兵在和平时期,在有民兵组织的单位,参加民兵组织,在有预备役部队的地方编入预备役部队,服士兵预备役,参加预备役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以兵的身份,履行服兵役的义务;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民的身份,履行一般公民的义务。 加入预备役士兵的条件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热爱社会主义;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军队的条令、条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符合兵役法规定的士兵预备役的年龄,即18-35岁;身体健康。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规定: 第二十五条 士兵预备役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 第一类 士兵预备役包括下列人员: (一)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士兵; (二)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士兵; (三)经过预备役登记编入基干民兵组织的人员。 第二类 士兵预备役包括下列人员: (一)经过预备役登记编入普通民兵组织的人员; (二)其他经过预备役登记确定服士兵预备役的人员。 预备役士兵达到服预备役最高年龄的,退出预备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备役士兵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匿名用户的回答:预备役部队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预备役部队里的现役军人,他们平时按照部队的相应计划进行正常的教育、训练、战备工作。另一类是预备役部队里的预编人员,包括预备役军官和预备役士兵,他们平时为民,入营为兵,除完成规定的年度教育、训练任务以及其它临时性任务外,平时均从事个人地方工作。说白了就是除了参加规定的教育训练外,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和民兵对比他们的编组单位不一样,民兵由各级武装部编组在民兵组织,预备役人员编组在预备役部队,其它没有大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