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家的小米兔的回答:办理档案托管手续,本人需要直接带上身份证原件、档案代管协议书等资料到当地劳动保障相关部门进行申请办理的。 对于档案托管手续办理,是要求该单位先到劳动部门办理相关的委托手续才可以办理的,若该单位已经有备案公民可以直接带上身份证以及相关协议书前往办理登记,若单位没有备案就需要先单位办理备案以后个人才可以申请托管。 扩展资料把档案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其缺点是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事档案托管 纳喇彩荣倪琴的回答:目前国家对于毕业后尚未就业的大学生的档案,一般采取三种管理办法:一是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人事档案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而缺点是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二是把档案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其缺点是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三是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缺点是如果毕业生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则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人事档案托管: 方法1、毕业工作后可以由公司接收存档 方法2、没有档案管理资质的单位可以委托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托管。 方法3、个人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人力资源公司代办,把档案放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旗语芹佟苗的回答:档案托管申请条件:在双方自愿一致的基础上,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者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接受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委托,代办档案托管,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咨询等其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办理程序: (一)单位集体代理: 1、单位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工作人员审查无误后,单位填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合同书》; 3、受理方打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手册》。 (二)失业职工代理: 个人需携带《失业证》或《就来失业登记证》,填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合同书》后到失业科办理提档事宜,然后到劳动力管理科填写《灵活就业人员增加缴纳社会保障费明细表》。 (三)灵活就业人员个人代理: 1、代理人员提出个人的书面申请材料; 2、工作人员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由代理人员填写《就业认定登记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合同书》; 3、工作人员打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手册》; 4、代理人员凭《灵活就业人员增加缴纳社会保险费明细表》到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缴纳社会保险金。 (四)、在职人员个人代理: 1、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合同)的决定或与原单位辞职(辞退)决定; 2、个人档案; 3、本人身份证; 4、本人一寸免冠照片。 办理时间:在任何工作时间内,只要材料齐全都可办理。 洛向南谢瑜的回答:你是要单位托管呢还是个人托管呢?1,单位的话,要签托管协议,需要执照的,并按约定缴费。 2,个人的话,要事先把档案转进来,凭身份证、照片建立存档凭证,编号,按期缴费。 zhangfp198526的回答:有两种方式托管,一种个人托管,提供存档地,找新存档单位或人力资源,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即可另外一种就是单位存档,这样就可以直接公对公存档,个人只需提供存放单位和原始档案即可 |
|广告服务|网站出售|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1-1-25 02:59 , Processed in 0.48408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为了响应国家互联网安全,本站已和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对接。发布内容信息系统会自动记录IP地址、设备信息、行为记录等。如有发生犯罪违法违规行为,我们全部配合有关部门协助调查取证!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的处理。
本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站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或完整性。本站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责任。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或项目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包括但不限于收益、预期利润的损失或失去的业务未实现预期的节省)。
本站中的文章(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或各种互联网渠道)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