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户的回答:八柱国是中国历史上西魏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分别为:宇文泰,总领百官,督中外军 元欣,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宗伯、大司徒、广陵王 李虎,使持节、太尉、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尚书左仆射、陇右行台、少师、陇西郡开国公 李弼,使持节、太保、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宗伯、赵郡开国公 赵贵,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寇、南阳郡开国公 于谨,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开国公 独孤信,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马、河内郡开国公 侯莫陈崇,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开国公 其中宇文泰总领百官,督中外军,为柱国之首,广陵王元欣则是因西魏皇族地位尊崇而挂名,其余六柱国各督二个大将军,共12个大将军,分掌禁旅。十二大将军为元赞、元育、元廓、宇文导、侯莫陈顺、达奚武、李远、豆卢宁、宇文贵、贺兰祥、杨忠、王雄。 八柱国中,柱国之首的宇文泰后来创建北周王朝,李虎为唐高祖李渊祖父,李弼是瓦岗军首领李密的祖父,独孤信为隋文帝杨坚的岳父、李渊外祖父。这些名将的丰功伟绩为子孙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周书》记载:“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 hrp123gg的回答:“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侯莫陈崇。其中宇文泰总领百官,督中外军,为柱国之首,广陵王元欣则是因西魏皇族地位尊崇而挂名,其余六柱国各督二个大将军,共12个大将军,分掌禁旅。 十二大将军为元赞、元育、元廓、宇文导、侯莫陈顺、达奚武、李远、豆卢宁、宇文贵、贺兰祥、杨忠、王雄。 八柱成就 其中,宇文泰首创府兵制,虽说是柱国之首,但地位早已超然。元氏则是因地位尊崇而挂名,实际上是为六柱国,正合周礼治六军之意。 六柱国,各督二个大将军,所以有十二大将军了。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每个开府各领一军,共24军,这就是府兵的系统了。 府兵制由宇文泰首创,初唐时完善,高宗、武后时衰落,玄宗时彻底瓦解。而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北朝隋唐曾盛极一时,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几全出于同一之系统及阶级。而太宗时期,权力渐衰,与新兴的山东豪杰颇有争斗。而长孙无忌出任顾命大臣,是关陇集团最后的闪光,武后欲消灭唐室之势力,遂开始施行破坏此传统集团之工作,如崇尚进士文辞之科破格用人及渐毁府兵之制等皆是。至玄宗尤称李唐盛世,然其祖母开始破坏关陇集团之工事竟其身而告完成。 十二大将军 元育、元赞、元廓、宇文导(宇文泰侄儿)、宇文贵、李远、达奚武、侯莫陈顺、杨忠(杨坚之父)、豆卢宁、贺兰祥(宇文泰外甥)、王雄,皆世之名将,此外另有王思政,韦孝宽,宇文深,王罴,蔡佑等名将,其详细事迹不再一一列述,关陇集团中,其它后起将才如宇文宪(宇文泰第五子)、尉迟迥(宇文泰外甥)、长孙晟(唐长孙皇后之父)、贺若弼、韩擒虎、李靖、侯君集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名将,这么多丰富的人才,乃是北周统一北方,以至隋唐统一全国的基础。 DYX1963的回答:史称“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侯莫陈崇。宇文泰总领百官,督中外军,为柱国之首,广陵王元欣则是因西魏皇族地位尊崇而挂名,其余六柱国各督二个大将军,共12个大将军,分掌禁旅。十二大将军为元赞、元育、元廓、宇文导、侯莫陈顺、达奚武、李远、豆卢宁、宇文贵、贺兰祥、杨忠、王雄。 在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中,产生了从西魏到北周再到隋,直至唐初的新一代门阀贵族,而这几个时代的皇室后族大多都出自这些家族------宇文泰子孙为北周皇族,李虎子孙为唐朝皇族,大将军杨忠子孙为隋朝皇族,北周历代皇后多在这些家族中产生,隋文帝的皇后与唐高祖李渊之母都出自八柱国里的独孤信。而这些家族后来的盛况,都源于在南北朝最后的乱世中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而这些名将的丰功伟绩将永入史册。 151*****413的回答:八柱国:宇文泰,总领百官,督中外军 资料拓展: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分裂动荡后,隋朝重建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唐朝在此基础上,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繁华盛世。打下隋唐天下的核心成员多是西魏、北周延续下来的关陇贵族,其中隋文帝杨坚和唐高祖李渊都是西魏确立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后代。 匿名用户的回答:八大柱国分别为:宇文泰(李世民曾外祖父),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侯莫陈崇。 十二大将军元育、元赞、元廓、宇文导(宇文泰侄儿)、宇文贵、李远、达奚武、侯莫陈顺、杨忠(杨坚之父)、豆卢宁、贺兰祥(宇文泰外甥)、王雄,皆世之名将,此外另有王思政,韦孝宽,宇文深,王罴,蔡佑等名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