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小亠的回答:伊萨科夫斯基出生在斯摩棱斯克州一个贫苦家庭,对十月革命前俄罗斯农民的穷困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他从小喜欢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涅克拉索夫、柯尔卓夫和尼基丁的诗。 在小学毕业考试中,他朗颂了自己写的两首诗——《圣徒》和《莱蒙托夫》,在场的老师、神甫和地方官员们连声夸奖,不得不对这个穷孩子刮目相看。 后来便创作了《红梅花儿开》这首歌。 扩展资料: 《红梅花儿开》是一首俄国的歌曲,原名《红莓花儿开》,由伊萨科夫斯基作词,杜那耶夫斯基谱曲,表达了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这首歌也是电影《幸福生活》的插曲,电影和歌曲均获1951年斯大林文艺奖金。 《红莓花儿开》也一直深受中国人民喜爱。 匿名用户的回答:<红莓花儿开> 的作词是:伊萨科夫斯基(1900 - 1973),苏联俄罗斯诗人。1914年开始文学创作,早期作品有诗集《沿着时代的阶梯》、《飞跃》、《稻草中的电线》、《外省》等。卫国战争时期,他的许多作品被谱为歌曲广为传唱。1943年因创作《有谁知道他》、《红莓花儿开》、《喀秋莎》、《送别》等优秀歌词获斯大林文学奖。国人非常熟悉的苏联爱情歌曲《红莓花儿开》是女人们醉酒后的保留曲目。唱起这首歌,他们仿佛又回到了久违的少女时代,在田野的小河边急切的等待着小伙子来读懂她们的心思。 匿名用户的回答:红梅花儿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