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石生(1887-1939),字小泉,云南省河西(今峨山)县人。幼从父读书,稍长从伯父兼习中医。1903年中秀才,不久考入云南优级师范,在校期间受教师影响加入中国同盟会。 范石生 - 概述
范石生(1887-1939),字小泉,云南省河西(今峨山)县人。 幼从父读书,稍长从伯父兼习中医。1903年中秀才,不久考入云南优级师范,在校期间受教师影响加入中国同盟会。 范石生 - 经历民主革命时期,云南优级师范毕业后受聘任宁洱县(普洱)高等小学校长,后经世交李鸿祥介绍到新军蔡锷部任文书。1909年考入云南讲武堂,参与学员中的秘密革命活动,与同学朱德、邓泰中、杨蓁等人志同道合,遂结为金兰之交。毕业后被分到新军19镇75标任见习排长,见习期满转为少尉排长。1911年和朱德等参加蔡锷领导的云南“重九”起义,攻打云贵总督府,推翻清廷在云南的统治,成立云南省军政府。 1915年底组织护国军出师讨袁,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被提升为炮兵团团长。讨袁成功后,被委任为师参谋长。1920年因与顾品珍发生矛盾,离职回昆明。不久被唐继尧复任命为少将参议,随邓泰中的第1纵队入川。1921年随顾品珍回滇倒唐(继尧),孙中山命为北伐先遣司令之职,率部驻滇、黔、桂边界。1922年随滇军总指挥杨希闵东下,与桂粤军配合收复广州,迎孙中山返穗指挥。升任直辖滇军第3师师长。 1923年升任第2军军长,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大革命时期,1925年援桂受挫,驻军平马(今广西田东县)休整。 1926年所率滇军第2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6军作为北伐军总预备队。周恩来指示王德三,派共产党员余少杰等9人到16军任职并兼任党代表。他们在部队中宣传革命道理,事事以身作则,短期内改变了部队的面貌。1927年蒋介石在各军中“清党”,遭到范的抵制。蒋介石遂在范部安插密探以监视范的举动。范对蒋介石的种种倒行逆施,曾愤慨地说:“中山先生制定的三大政策也不要了,还谈什么国民革命?真是挂羊头卖狗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奉命在湖南郴州待命。得知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就在附近活动的消息,便立即派人寻找,商量合作。当时起义部队正处于极端困难之际,军需无法接济,伤病员无法治疗。经协商后,起义部队暂用16军47师140团番号,朱德化名王楷,并在范部任职。给起义部队补充弹药、冬装、棉被等各种装备,并给官兵拨发两个月的薪饷。合作期间,起义部队以范部的名义进行革命活动。 在朱德的帮助启发下,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朱、范合作的事被告密,蒋介石下令要范将朱德部队解除武装,将朱德解京正法。范则把这一消息即告知朱德,让朱德从容率部离去,并赠朱德部队几万元现洋作为路费。朱德离开16军后,即称病往广州休养。1929年初第16军被缩编为第8路军第5师,继后又改编为51师,任师长兼襄樊警备司令。年底51师调驻襄阳,贺龙、周逸群率领的红军在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后继向川、鄂交界地区发展,蒋介石令范前去围剿,范令152旅派队尾随,并不与红军接触,以应付蒋命。1932年提请辞职,1934年获准寓居庐山。 范石生 - 相关资料朱毛井冈山会师幕后的关键人物:范石生上将范石生与朱德的交情更是非比寻常,早在云南讲武堂同学时他们就结下金兰之交,正如朱德所说:“我们始终心心相印。”1926年7月中旬,朱德由苏联回到上海。7月下旬,党组织派朱德前往四川万县,以国民政府代表的身份去四川做军阀杨森的统战工作。从此时直到8月上旬这段时间内,朱德约范石生到上海,他们秘密地会见了一次。 主动致信中共,要在广东接应南昌起义部队1927年7月,16军奉命出师北伐。途经汝城时,范石生派兵捣毁了土匪头子何其朗的老巢,收缴了他的200多条枪,还从监狱里解救出朱良才等农运骨干(《风雨盘然——朱良才上将回忆录》,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此事再次证明,在腥风血雨风云变幻的历史关头,范石生是支持工农运动、愿意帮助共产党的。8月,部队来到了湘南重镇郴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