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如何正确做人工呼吸

2020-7-13 17:0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26| 评论: 0

摘要: 七禾之叶的回答 人工呼吸通常采取口对口的方法,用你呼出的气体吹入伤病者的肺部,以保证维持其生命的最低氧气供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064应。实施人工呼吸时,一只手按压在伤病 ...

七禾之叶的回答

人工呼吸通常采取口对口的方法,用你呼出的气体吹入伤病者的肺部,以保证维持其生命的最低氧气供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064应。实施人工呼吸时,一只手按压在伤病者前额,使其头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其下颌处,上提下颌,保持其气道畅通。

接着,急救者用压住前额的那只手捏紧患者双侧鼻孔。然后,用口唇包紧伤病者的口唇,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平稳地向内吹气,但要注意,千万不要漏气,如果吹气有效,其胸部会膨起,并随着气体的呼出而下降。

吹气后,急救者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子的手指,使气体呼出,同时侧转头呼吸新鲜空气,再进行第二次吹气。每次吹气的时间为成人不少于1秒,儿童1秒到1秒半,每分钟的频率是8—12次。

扩展资料

60年代以前,徒手人工呼吸主要采取压胸抬臂手法通气,50年代后期,经实验证明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通气效果明显优于压胸抬臂法。病人呼吸停止后,首先应设法给病人肺部吹入新鲜空气,在通畅呼吸道之后,就能用口向病人肺内顺利吹气。

其主要作用原理是吹气时抢救者用力克服患者肺、胸腔的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将呼出气吹入肺从而使肺扩张,患者呼气时利用肺及胸廓自身的弹性回缩力使气体呼出。

空气中氧含量为21%,正常人经过气体交换肺脏吸收20%的氧气,其余80%的氧气按原样排出,呼出气中氧含量约为16%~18%,如病人的肺正常,只要吹气时潮气量较正常大(正常的1~2倍,大于800ml),即可使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保持在75mmHg左右,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

故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不能对病人立刻提供机械通气,在寻找和应用必需设备同时,要立即对病人实施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以解决病人的供氧,解除呼吸困难症状。心跳呼吸停止后,肺脏处于半萎陷状态。

因此,首先要给病人缓慢吹两口气,以扩张肺组织,有利气体交换。吹气的量是否足够可通过观察病人的胸廓运动或病人的呼出气气流来进行判断,通常成人吹气量要达到1~1.2升才能满足病人的生理需要,儿童可根据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进行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昏迷病人或创伤病人实施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通气时,首先要采用“三步”手法打开气道,头中度后仰,使口保持在张开位置。

参考资料

人民网-人工呼吸、外伤止血 必须学会3种救命技能

CPRplayer的回答

目前对于非专业的急救人员是不要掌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5313066握单独的人工呼吸技术的,而是只要学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协调配合的完整的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或者是只掌握胸外按压的操作也可以。
在此简要地为您介绍一下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在发现有人倒地之后通过轻拍其肩部并在其耳边呼喊检查其意识,若无意识则检查是否有呼吸,在后仰头部后以耳听是否有呼吸音,以脸感受是否有气流冲击感,以眼看是否有胸部起伏。若既没有意识也没有呼吸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先做30次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频率至少每分钟100次,深度至少5厘米。
然后开放气道行人工呼吸两次。以一手按额,一手抬下颌使头后仰。捏住患者鼻部,以正常吸气量吸气后从患者口部吹气一秒,后放开鼻部。一共人工呼吸两次。反复以按压30次后再人工呼吸2次的程序进行抢救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而对于专业急救人员在遇到尚有脉搏而无呼吸的患者(专业人员要求掌握脉搏的判断,且以脉搏的判断为是否发生心搏停止的第一指标)时每5~6秒给予人工呼吸一次,不进行胸外按压,每隔2分钟检查生命体征。
这里用语言叙述可能很浅显,建议您再通过相关视频材料学习,最好是能参加有关培训。
回答仅供参考,如有疑问请补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4-3-29 15:30 , Processed in 0.10438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