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岱,男,出生于1916年,山东栖霞县人,原重庆市政府参事,电影《血战台儿庄》中英雄连长的原型、素有“独目虎将”之称。因心力衰竭于2011年4月24日在重庆市逝世。 李宗岱[抗日英雄] - 简介李宗岱,男,出生于1918年,原国民革命军40军老兵,是电影《血战台儿庄》中英雄连长的原型、素有“独目虎将”之称的抗日老英雄。重庆市政府参事、民革成员、黄埔同学会员。 台儿庄大战前期、临沂保卫战期间,李宗岱参加了秦村伏击战、葛沟恶战,战功卓著,升任为二连上尉连长。 同年5月,李宗岱在攻打台儿庄南面葛沟一塔楼时,头部中弹,被送到徐州兵站医院抢救了7天,才从死亡边缘拉回,但右眼永久性失明。至此,“独目虎将”李宗岱的抗日事迹见诸内地、香港各大报刊。国民政府在编纂的《士兵读物》中,将他与名将史可法一并收入。 同年10月,李宗岱伤愈归队,改用左眼打枪,并升任营长,转战湖北、河南和安徽等地,用轻机枪击落一架日本飞机。期间,李宗岱先后两次身负重伤,将巨额奖励金捐给“抗日救亡中国会”。 解放后,李宗岱一直生活在重庆,居住在渝中区桂花园,任重庆市政府参事。 2011年4月24日下午2点40分,因急性心力衰既在渝中区的家中逝世,享年95岁。 李宗岱[抗日英雄] - 个人荣誉在鲁南会战(又称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期间,李宗岱和将士们悲壮而惨烈的行为,光耀千古。 当时的国民政府先后给李宗岱颁发了最高级别的“华胄勋章”、“国族干城勋章”、“陆海空甲级奖章”。 2005年,中共中央隆重集会庆祝抗战胜利60年,李宗岱作为重庆仅有的几位代表进京。 李宗岱[抗日英雄] - 人物性格中国军人那种倔强,永不服输,嫉恶如仇的性格伴随了老人的一生。而正是因为老人的倔强,让家里人有些不知所措。 李宗岱[抗日英雄] - 日常生活老人生前的房间并不大,一张床铺,一个床头柜,两个衣柜,一个梳妆台和几个装杂物的塑料箱子,几乎是房间里所有的摆设。床铺上放着一个拨浪鼓。这是为了防止老人在晚间身体不适,却又无法出声时,让老人摇动拨浪鼓发声求救的。 李宗岱[抗日英雄] - 相关影视电影《血战台儿庄》李宗岱是电影《血战台儿庄》中英雄连长的原型,台儿庄一役与敌板垣师团浴血焦土,击毁敌坦克1辆,缴获装甲车3辆,击毙敌片野大队长,并在肉搏中大刀手刃数名日寇。抗战期间3次身负重伤。 《血战台儿庄》(TheBattleOfTaierzhuang,中国,1986),是中国内陆第一部正面战场抗战经典。中国导演杨光远、翟俊杰联合执导。1938年,三万侵华日军上海派遣军与华北方面军合围徐州,企图一举打通(天)津浦(口)线,十万中国国军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遏制日军南北夹击攻势取得成功,从而造成在鲁南临沂和峄县台儿庄一带与日军决战的局面。同仇敌忾,壮怀激烈,史诗气质,纪实风格,已是公认的华语经典。邵宏来、初国良、江化霖、翟俊杰、赵恒多、宋广汉、张铭煜等主演。中国百花奖最佳故事片。 崔永元《我的抗战》2007年初,央视崔永元的团队完成了对李宗岱老人的采访。胸戴勋章的李老身后是红色背景布,此刻的老人仿佛进了一个庄严的大殿堂。这段场景在2010年以《我的抗战》辉煌再现。 李宗岱[抗日英雄] - 悼念活动2011年4月24日,重庆社会各界以及一些抗战老兵的家属纷纷到菜园坝安乐堂,悼念这位英雄。 4月24日下午5点左右,李宗岱的亲属收到了崔永元以及央视《我的抗战》口述历史栏目组成员发来的唁电。老人的遗体预计在25日清晨6点30分出殡,送至石桥铺殡仪馆火化。清晨6点左右,他们将为老人举行简短的遗体告别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