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人物名人简历 查看内容

理查德·瓦格纳

2020-1-16 12:3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23| 评论: 0

摘要: 理查德·瓦格纳是十九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之一,同时又是一位影响巨大的歌剧改革家。他一生所作的大量艺术探索与实践,给后代作曲家带来了不可泯灭的影响。 理查德·瓦格纳 - 生平 瓦格纳于1813年5月22日 ...

理查德·瓦格纳是十九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之一,同时又是一位影响巨大的歌剧改革家。他一生所作的大量艺术探索与实践,给后代作曲家带来了不可泯灭的影响。

理查德·瓦格纳 - 生平

瓦格纳于1813年5月22日出生在德国莱比锡的一个小官吏家庭。他出生后才五个月,父亲便去世了。瓦格纳的继父是一位戏剧家、演员和业余画家,他对瓦格纳很关心,培养了他对绘画和戏剧艺术的爱好,这使瓦格纳从小就具备了良好的艺术修养,也是他后来创作歌剧时能自写剧本和歌词的原因之一。瓦格纳的艺术才能显露得很早,在上小学时,他就对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德国民间传说以及诗歌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音乐方面他也同样天赋过人,八岁时就能熟记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的片断,并能在钢琴上弹奏它的序曲和其它音乐片断。瓦格纳上中学后开始创作悲剧剧本。十五岁时,当他听了贝多芬的交响乐后,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和鼓舞,并决心从事音乐事业。

1830年,瓦格纳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降B大调管弦乐序曲》,可是演出却遭到了失败。从此他便决心致力音乐理论的学习。1831年,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音乐,得到了著名教师万里格的悉心指导,掌握了严格的作曲理论知识。在这期间,他写了不少作品,但上都是属于学生时代的实习创作,其中较为著名的有《C大调交响曲》等。

瓦格纳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在歌剧改革与创作方面。他一方面对当时德国歌剧舞台上的意大利和法国式歌剧那种肤浅轻佻的内容与风格抱有反感,一方面也看到了德国民族歌剧的许多弱点,于是他便以大胆的手法对歌剧艺术实行改革。他以歌剧应综合戏剧、美术和音乐为一体的观点为原则,创作了他称之为“乐剧”的新型歌剧。在这些歌剧作品中,音乐和戏剧等艺术形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了一种整体的艺术美感。另外,他在歌剧音乐的写作中,加强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并独创了“主导动机”的新手法,使音乐形象变得更具体、更鲜明。

瓦格纳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大多充满宗教和神秘主义色彩。瓦格纳一生共写了十余部歌剧,其中最著名的有《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赛》、《纽伦堡的名歌手》、《尼伯龙根的指环》四部曲、《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等。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许多管弦乐序曲和钢琴奏鸣曲等作品。

瓦格纳的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具特殊意义,他的作品影响巨大,许多后代的作曲家都以他的创作力为榜样。现代“十二音体系”的创建者勋伯格的许多现代音乐写作手法,就是受瓦格纳的音乐、特别是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影响创作而成的。

1883年2月13日,瓦格纳因心脏病在威尼斯逝世,终年七十岁。

理查德·瓦格纳 - 作品

仙女(Die Feen 1833-34,首演於1888年)
禁恋(Das Liebesverbot oder Die Novize von Palermo 1834-36,首演於1836年)
黎恩济(Rienzi, der Letzte der Tribunen 1837-40,首演於1842年)
漂泊的荷兰人(Der Fliegende Holländer,1843)
汤豪舍(Tannhäuser,1845)
罗恩格林(Lohengrin,1850)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1865)
纽伦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1868)
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1876)
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1854)
女武神(Die Walküre,1856)
齐格弗里德(Siegfried,1871)
诸神的黄昏(Götterdämmerung,1874)
帕西法尔(Parsifal,1882)
管弦乐改编
格鲁克歌剧《依菲格尼亚在陶里德》序曲 重新配器
C大调交响曲
浮士德序曲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5 15:09 , Processed in 0.06132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