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林,毛泽东当年的大儿媳、毛岸英烈士的夫人。同时也是著名画家徐世鸣先生的“记名弟子”。 刘松林 - 与毛岸英的感情刘松林原名叫刘思齐,是革命烈士刘谦初的女儿。刘松林7岁时,主演了一部叫《弃儿》的戏,扮演一个共产党员的遗孤。毛泽东观看后非常喜欢,当即认刘松林做干女儿。从此,刘松林一直称呼毛泽东为“爸爸”。 刘松林第一次见到毛岸英,是1946年7、8月份,那时他从苏联回来不久,而刘松林和母亲则在新疆坐了4年监狱后刚回到延安。因为刘松林小的时候,毛泽东就认她做了干女儿,这次毛泽东看到刘松林时,很高兴,就接刘松林到他家去玩儿,刘松林去了几回,后来碰到了毛岸英。 1949年10月15日,他们在中南海举行了一个简约的婚礼。 毛泽东给小两口唯一的礼物是一件穿过的大衣。 1950年11月,毛岸英在朝鲜牺牲,时年28岁。这一年,刘松林20岁。 1955年,刘松林前往莫斯科大学留学,俄罗斯的异国风情和学习生活的紧张暂时缓解了她的忧伤,毛泽东还经常给她写信询问她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情况。 1957年,刘松林从苏联回国后继续在北京大学学习俄罗斯语言文学。 1959年2月,刘松林秘密赴朝扫墓,是以烈属身份前往的,有意不惊动朝鲜党和政府。 从朝鲜扫墓归来,刘松林对毛岸英的感情依旧难以释怀,对自己的个人问题始终犹豫不决。毛泽东给她写信,敦促她早日找个爱人成个家。在1961年6月13日的信中,毛泽东写到“女儿,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毛泽东的屡次开导使刘松林开始重新面对生活。不久,她与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的教员杨茂之相识并相爱。1962年初,刘松林与杨茂之结了婚。而她收到的第一份贺礼就是《咏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