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鼻子以下到上唇之间的中间位置摸一摸,是不是有条凹槽?这就是所谓的“人中”。那么,这条不起眼的凹槽有什么作用?它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是不是人类独有的呢? 简单搜索一下就就可以知道,人中并非人类的专利,许多哺乳动物也都有,比如猫、狗、兔、羊、“草泥马”…… 对于其来源,知乎用户“画船听雨眠”给出了很明确的解答:实际上,人中这个结构是在胚胎发育时期形成的。我们的脸部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完整的,而是在胚胎发育的某个时期,由不同区域的细胞迁移和分化而来。 其中在胚胎发育的第六周左右,脸不同部位的细胞来源已经定位到相应区域。和人中的形成非常密切的区域为上颌(下图中maxillary swelling黄色区域)和鼻内侧(medial nasal process绿色区域)。 随着胚胎发育,这些区域的细胞发生迁移,两侧的细胞团逐渐接触融合在一起,形成鼻和上唇,而融合的部位形成了一个凹槽,也就是人中。 BBC曾经做过一则人脸胚胎发育过程模拟图,非常清晰地展现了这一过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I0MzI2MzEy.html 简单地说,人中是一个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细胞迁移闭合产生的结构。 不过,人中的具体功能目前尚无定论,或者说暂时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用处(更好看?)。 这或许是人类进化的一个残留,就像阑尾之类的,没啥用但就是留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