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野浩(あまの ひろし),电子工程学家,1960年9月11日出生于日本,2014年10月7日,与赤崎勇、中村修二共同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物履历1960年静冈县滨松市出生 1983年名古屋大学工学部电子工学科毕业 1988年 名古屋大学大学院博士课程结束 1988年 名古屋大学助手 1989年 取得名古屋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92年 名城大学理工学部讲师 1998年 名城大学助教授 2002年 名城大学教授 2010年 名古屋大学教授 科学研究1986年,赤崎勇和天野浩首次制成高质量的氮化镓晶体,他们所采用的方法是在蓝宝石衬底上涂上一层氮化铝材料,并在上面生长氮化镓晶体。到了1980年代末,他们在创设p层的工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当赤崎勇和天野浩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培养出的氮化镓晶体时,他们无意间注意到在用电镜观察时晶体的发光强度似乎增强了,这说明扫描电镜产生的电子流能够提升p层的效率。到了1992年,他们终于制成第一个发蓝光的二极管。 诺贝尔奖2014年10月7日,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发现新型节能光源而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将平分8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1万美元)的奖金。 荣誉记录1991年 电气学会发表论文奖 1994年 光电子会议特别奖 1996年 美国IEEE/LEOS工程功绩奖 1998年 应用物理学会奖 1998年 英国排名奖 2001年 文学术赏奖 2002年武田奖 2003年 SSDM Award 2008年 日本结晶成长学会论文奖 2014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