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介复,男,1956年9月20日出生, 中共党员,汉族, 博士。当代作家,湖北随州人。高中毕业后到山区茶场插队劳动,1976年底到湖北省油泵油嘴厂子弟学校任教员,1978年初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79年开始在报刊发表文学评论等作品。 个人简介房介复,男,1956年9月20日出生, 中共党员,汉族, 博士。当代作家,湖北随州人。高中毕业后到山区茶场插队劳动,1976年底到湖北省油泵油嘴厂子弟学校任教员,1978年初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79年开始在报刊发表文学评论等作品。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北京晚报》任文艺记者、副刊编辑。1986年加入中国作协。1987年调入《人民日报》文艺部任记者。著有《李辉文集》(五卷本)等,包括《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浪迹天涯---萧乾传》等。其中《秋雪茫茫》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近年来主要研究汽车零部件工业生产协作系统;最近指导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研究汽车工业产业集群;
讲授课程为本科生讲授《生产组织学》;本科生/工程硕士讲授《管理学原理》;为硕士研究生和MBA/EMBA讲授《企业战略管理》;为博士研究生讲授《管理学理论研究》。 教育经历 1978-1982,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7-1990,吉林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导师赵英才教授; 1996-2003,原吉林工业大学(2000后为吉林大学)汽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庄继德教授。
工作经历1974.6-1978.8,在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哈泥林场参加工作,知青; 1978.9-1982.7,在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工程系读本科; 1982.8-1987.7,在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工程系,助教、系教学秘书; 1987.8-1990.6,在吉林工业大学研究生部攻读硕士研究生; 1990.7-2000.5,在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任讲师、副教授;系副主任、主任; 200.6-现在,在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任教授,副院长;
项目及著作近五年来主持的科研项目有: 发展吉林省汽车零部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2000年8月吉林省科委鉴定; 吉林省民营企业成长战略及其产业组织政策研究,2000年8月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办鉴定; 吉林省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跨国战略联盟对策研究,2002年8月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办鉴定; 汽车工业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关系研究,上海汽车教育基金会,2002年6月鉴定; 发展吉林省重点汽车零部件产业问题的调研,吉林省委宣传部,2003年12月鉴定; 汽车工业产业集群理论和应用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精品项目,2004-2006,在研; (长春地区工业产业结构演进机理与优化模式研究,长春市科技局,05.12-06.12;在研. 发展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对策研究,吉林省科技厅,06.10-07.10;在研.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吉林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06.9-08.9;在研.
已发表论文近五年发表的论文: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作体系,《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学术榜),1999年第4期; 民营企业的成长战略和职能策略,《吉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2期;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CUPA)2000年第5期收录; 我国汽车零部件协作体系及其战略组合研究,《管理现代化》2000年第3期; 经理股票期权计划原理及其应用,《技术经济》2000年第8期; 加入WTO后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模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吉林省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策略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第4期; 汽车零部件工业系统工程框架,《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工学版》(学术榜),2003年第4期; 我国汽车信贷主体多元化发展趋势研究,《管理现代化》2003年第5期; 我国汽车租赁业的规模化发展策略,《企业研究》2003年第10期; 中国汽车工业战略联盟竞争模式研究,《汽车工业研究》2003年第11期; 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集群研究,《汽车工业研究》2004年第6期; 汽车工业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的比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企业研究,2005年第5期. 汽车产业集群的理论依据与政策选择,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6期. (现代经济学视角的战略联盟形成机理探析,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1期. 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