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阚纯裕 弟辰晨):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昼伏夜出,风雨无阻,穿行在城市辉煌的灯火下。他们会通过汽车的后视镜观察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却往往默默无言。但当他们披星戴月地踏上回家路时,偶尔也会握着电动车车把高歌一曲。这之后,他们筋疲力尽地走进空荡荡的房间,躺在床上进入梦乡。梦里有家乡,有亲人,也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启程 下午1点,32岁的柴智成推着电动车走出出租屋,打开手机上线,接单,与客户通话,赶往目的地,开车,这一套程序,他驾轻就熟。每天工作12小时,一个月工作28天,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常态。
柴智成等待派单。阚纯裕 摄 这是他成为代驾司机的第523天,但他仍然能清楚地回忆起2018年8月16日他接到第一个代驾订单的情形。那是一辆奔驰车,在那之前,柴智成从没有开过售价超出10万元的车。他坐在驾驶位上左看右看,不知道怎么启动车子,只好问客户:“大哥,这个要怎么挂挡?”这一单,客户给柴智成打了四星。 这个“四星”让柴智成心服口服,也让他迅速学会了怎样快速上手一辆没开过的豪车。“套座套的时候你用余光一扫,哪儿是挂挡,哪儿是手刹,整个构架基本上差不太多了。” 平台规定代驾司机每天的上线时间不能超过14小时,吃饭和休息时间都可以自由下线,但刚开始接单时,柴智成为了多赚些钱,吃饭时也不愿意下线。一次,他正在吃炒面,系统给他派了单,他只好把吃了一半的面装进打包盒塞进包里。把客人送到目的地后,面条已经黏成一团。柴智成记得,那一天微有小雨,他在小区没有灯光的角落里蹲着吃完了自己的晚餐。回忆起那个瞬间,柴智成说:“那次觉得有一点小苦了。” 在风雪中骑着电动车来来回回,柴智成并不觉得有多辛苦,为了省电和取暖,他会蹬车助力,最长的一次,他骑了48公里。累了的时候,他会在寂静无人的路上唱几句,有时是《在他乡》,有时是《母亲》。 和其他代驾司机一样,柴智成不得不适应在凌晨等夜班公交的生活,有时到了偏僻地区,他们会在肯德基、麦当劳,甚至是银行的自助服务区里等待黎明的到来。
凌晨一点,等待夜班公交的代驾司机。受访者供图 坐上公交车,柴智成会和同行痛痛快快地聊上一场,下车后,回到自己花800元租的房子里,简单洗漱一下,便进入梦乡。
夜班公交上挤满了代驾司机和他们的电动车。受访者供图 洗礼 近两年的时间,柴智成历经了种种,再遇到困难时,他显得更加平静。 几天前的一个傍晚,柴智成遇到了一个“脾气不太好”的客户,客户的朋友喝多了,吐在车上。他们被堵在晚高峰水泄不通的路口的直行车道上,客户有些着急,又想让柴智成快点开,又希望他能开得慢一些,一会儿指挥他直行,一会儿又让他向左拐。柴智成只好回答:“大哥这不能拐,咱们这是直行道,拐了多危险。” 客户开始骂人,柴智成没再说话。他可以继续反驳,但他担心客户一旦急了让他下车自己开车会出事,于是忍了下来。 将喝多的朋友送到家后,客户再回到车上时,主动给柴智成道了歉。 “人性就是这样,没有真的坏人,他可能只是想在他哥儿们面前找找面子,秀一下自己的存在感。”柴智成说,“如果我继续反驳他,他可能会让我下车,这种情况我会担心他不叫代驾自己开车,万一出点啥事就不好了。他道歉之后我心里立刻就敞亮多了。”
柴智成看着橱窗里的玩具,想起远在家乡的两个孩子。阚纯裕 摄 离年三十越发近了,柴智成心里有些矛盾,“又想赶紧回家,又觉得自己离想要的目标差得很远,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但他还是期待着坐上回家的列车,他想,走进家门的那一刻,自己养了十年的狗狗会朝他跑过来,冲他摇尾巴。 这次回家,柴智成准备把自己一直舍不得用的纪念水杯送给父母,他还给自己的两个孩子准备了“每日坚果”作为礼物。回家之后,他准备用上自己在网络上学到的好手艺,给家里人做几顿好吃的。 柴智成期盼着春天的到来,那时他就能脱掉一直穿着的漏风棉鞋,换上单鞋,这样就不必再买一双。再干一年他准备回家,和老婆张罗些生意,和家人团聚。之后,他就能带父母来北京旅游,看看天安门,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