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人物名人简历 查看内容

【中国梦·实践者】安友仲:为了患者活得更好,幸福指数更高

2020-5-17 18:0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61| 评论: 0

摘要: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后,北大援鄂医疗队全体队员备受鼓舞,激动无比。 在这群队伍中,有一位年近花甲的重症医学专家时刻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带领着这群年轻医疗队员在武汉抗 ...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后,北大援鄂医疗队全体队员备受鼓舞,激动无比。

在这群队伍中,有一位年近花甲的重症医学专家时刻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带领着这群年轻医疗队员在武汉抗疫前沿、在重症救治一线已经奋战了几十个日日夜夜。

2月1日,作为北大援鄂医疗队专家组组长安友仲教授随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曾经血气方刚的“重症敢死队队员”,而今双鬓华发,但出征时的英雄气概丝毫不减当年。

一个多月时间里,从新冠肺炎重症监护病区改造方案研讨到现场考察调研,从重症设备物资到位到救治流程规范制定,安友仲马不停蹄多方奔走。夜里,与医疗队员们探讨危重病例、交流诊治经验,不仅从宏观角度制定重症救治战略,更从细节着手把控救治环节。

一线医生要有“心”有“术”

早在2003年SARS肆虐期间,安友仲冒着被疾病感染的危险,与SARS患者零距离接触,拯救了院内外大量危重患者的生命,获得北京市抗击SARS先进的表彰。

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安友仲凭着职业的敏感和强烈的责任心,在第一时间向医院和上级卫生部门报名,要求赶赴灾区一线救治伤员。并于5月22日作为北京市卫生局和国家卫生部重症医学专家,奔赴四川参加危重伤员的救治工作。

在四川7周的时间里,面对余震频袭、帐篷闷热、堰湖溃决的危险环境,他奔波于成都、绵阳、德阳、重庆、遂宁等地,抢救、转运、筛查、会诊了上百名重症伤员。他和同事们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亲自管理病人,为病人换药、吸痰、插管、翻身……仔细地呵护着每一个伤员,同时也以其扎实广博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熟练的操作技能,赢得了同行的尊重。

两次震后救援归来,安友仲曾这样感悟——“如果让我谈谈的感受,那么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心、术、职、责’。心,是怀着一颗仁慈之心;术,是用自己的医术;职,是去尽一名医生的天职;责,是一个公民的责任。”

安友仲(右二)在病房工作

同样,具有重大灾害伤病员救治丰富经验的安友仲抵汉后,立即召集专家开会,形成统一思路:按照患者病情划出轻、中、重等级,逐一筛查,分类拣诊,特别要对病情全盘考量。对于现有的重症患者,管理的专业化科学监测、生命支持与救治,会尽可能地保护器官储备功能,为患者恢复自身力量抵抗疾病争取时间。实地考察时,病区清空了护士站的临时库房,保证了与对面房间同时通风,在没有条件改造成为负压隔离病房的条件下,创造条件形成了通风条件大为改善的过度缓冲区。

“传染病防控有两个最关键环节,隔离传染源和切断传染途径,另外医护人员和患者都要加强防护意识。”安友仲反复强调说。

安友仲表示,面对新的疾病,应该抛开惯性思维、经验主义。“不能听说一种药有特效,就马上给所有患者使用。特别是激素的使用一定要慎重。不光是为了现在的治,还要为患者的将来生活品质负责”。

重症医学建设必须狠抓“四个集中” 缺一不可

官方数据显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共约4.2万名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驰援湖北,其中,重症医护人员即1万多人,占全国重症医护人员的10%以上。很显然,重症医学专业成为此次武汉新冠病毒感染救治的主力之一。

作为重症医学专业从业者,安友仲认为,提升重症医学专业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烈性传染病事件中的救治能力与效果,必须要做好“四个集中”——集中病人,规范拣伤分级;集中空间,建设区域重症救治中心;集中专业人员,加强基本技能培训;集中设备,充分发挥重症救治能力。

除此之外,安友仲强调,还有一项首要工作就是做好分检患者的工作,把不同损伤程度、不同损伤类型的患者加以区分,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发挥四个集中的优势,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对危重症患者,要增加器官功能支持力度;对轻、中度患者,尽早采取支持手段(比如高流量吸氧、减慢心率),避免病情发展。

“重症医学是医院内的全科医学,更应该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平台。这一次新冠肺炎,由于暂无针对病因的特效药物,对症调节机体反应和器官功能支持的治疗就凸显其重要意义,这也是作为主要从事器官功能评估与支持的重症医学专业在这次疫情中被特别需要的主要原因。”安友仲如是分析。

尤其是在经历此次一线战“疫”后,安友仲更加切身体会到,在各种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该迅速构建形成主要的救治平台,在此平台之上,团结各个专业的医护技同道一起,病症兼治,尽可能挽救更多伤患的生命,并保护和恢复其生活质量。

安友仲(右二)与北大人民医院的重症同事们

我们不谈生死,只谈经验和教训

对于日常防护,安友仲表示,“4万多名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在湖北境内至今没有一例感染,只要真正做到了基本防护,新冠肺炎没有那么可怕,不用去抢N95,外科口罩对于大部分老百姓就够用了。”

“此时此刻,我们不谈生死,只谈经验和教训。”安友仲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比如如何控制人的欲望。当全人类的人口数字逐渐增加时,势必要消耗地球更多资源。我们为了活得更好,‘幸福指数’更高,必然要同其他生物去竞争,利用地球上一切资源为己所用。但别忘了,保护地球和环境是全人类的责任。当人类因自己的贪欲而将其他生物链破坏时,必然会遭到惩罚,‘你欠下的账,迟早要还的’。”

“当然,人类社会进化到今天,与其他生物接触是必然的,但这种接触中要注意度的把握,还有一旦出现意外,我们如何有效应对,有没有应急管理策略以及物资储备,从现实角度看,有些地方不‘身临其境’,恐难有切肤之痛。”

17年间遭遇两次重大疫情,安友仲期盼着,藉此经历能给国家迎来一次“重要”契机。比如,当务之急,应将全国疾控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上日程,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再难也要咬紧牙关往前走。

在武汉,他经常嘱咐医生护士:“把病人当做人,不是当成细胞和组织。查房时,要叫病人名字,而不是几床的代码,叫名字是在不断提醒对方,他姓甚名谁,他还活着。”

正如安友仲援鄂之初誓诗所写,“老夫聊发少年狂,赴汉口,跨长江。医亦凡人,匹夫尽责灭疫狼。”

这群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最可爱的人”,他们每一位的不懈努力,不仅仅是临危受命,践行医者仁心,同样也是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如今,“重症敢死队队员”们,依然奋战在路上……

(综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工人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教育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11-26 03:10 , Processed in 0.07056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