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人物名人简历 查看内容

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介绍

2020-1-18 10:3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98| 评论: 0

摘要: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  1954年,杨振宁和已故的米尔斯提出了一个称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 ...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

  1954年,杨振宁和已故的米尔斯提出了一个称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像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195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荣誉讲座教授。

  1986年,返国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1993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94年,与首位华人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教授创立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两人同任所长。

  1995年应聘担任国立华侨大学名誉教授。

  1996年,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同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1999年5月21日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同年被该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

  2002年担任邵逸夫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此外杨振宁还获得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院士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等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并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和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2004年11月,受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

  2009年,杨振宁居于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照澜院里的一栋别墅是他的寓所“归根居”,同时身兼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

  2015年3月19日,被授予台湾大学名誉理学博士学位。

  2015年3月31日,在北京清华大学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颁授2014年度荣誉博士学位,杨振宁表示非常荣幸得到澳大最高的荣誉,特别是在成长了70多年的清华大学接受学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9-12 12:21 , Processed in 0.19687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