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女,北京人,毕业学校于北京大学,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的第一个节目是《焦点访谈》,先后主持过《东方时空》和《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等节目。她是央视优秀的主持人之一。 董倩 - 基本资料姓名:董倩 性别:女 所属媒体:CCTV-新闻 出生:1971年 民族:满族 主持经历: 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1995年11月至1996年12月《焦点访谈》国际组编辑 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东方之子》出镜记者 2001年1月至2003年4月《新闻调查》出镜记者 2003年4月2006年5月《央视论坛》主持人 董倩 - 个人经历董倩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八中、北京大学完成了教育。 1995年10月,刚刚走出北大校门的董倩去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招聘考试。牛仔裤、灰毛衣、格子衬衫、大黑帆布包,短短的头发、大大的眼镜、素面朝天,带着一身“学生气”的董倩夹在精心化妆、打扮入时的对手中间,显得格外稚嫩。 笔试结束,进入面试环节。考场里,新闻评论部所有的领导和制片人呈“U”字型围坐,被考者就坐在中间。当时,董倩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给考官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与所有考试一样,董倩顺利通过了这次入台考试,进入新闻评论部,成为一名出镜记者。 至今董倩已经历了多年记者生涯的历练,按说应该是比较自信了。董倩坦言往常的经历是“实习生的经历”,是“谨慎的学习过程”。董倩主动要求调入《新闻调查》栏目出任记者,虽然在《新闻调查》的出镜率要比《东方之子》低,但董倩看中它更广阔的工作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到60岁都可以继续拓展。董倩承认在她更年轻的时候,不是没有浮夸过,但很快发现这样做很累。董倩一直在一点一点地积累,一点一点地努力,向着她心中的目标靠近。。” 从重点学校到新闻评论部,一路在“人尖”中打拼的董倩,虽然亲历了众多重大事件,越来越被观众和业界认可,但董倩却有着出乎人们意料的谦虚,“从所处的环境中,我始终能感受到什么是优秀的,所以我就越发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我知道自己资质平平,所以我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才能维持跟那些优秀的人一样的水平。这不是谦虚,这点我对自己的评价很客观。” 董倩 - 个人语录多年面对面的采访经验,董倩总结出一句话:让对方觉得你配坐在他面前。“不管什么人,部长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所谓‘配’,就是让对方感到‘你懂我说的话’。这样,“在日后的采访中,能让别人把你 当回事,还是一个‘配’字。你更加‘配’,他就会更重视你,采访出来的东西就会更客观、更准确。” 董倩 - 工作评价《新闻调查》是在进行“人对事”的采访。经过在《东方之子》的历练,董倩学会了挖掘一个人内心的东西。而《新闻调查》涉及的面要广,程度要深,挖掘的是事件、事件中的人和人所参与的事件。从《东方之子》到《新闻调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董倩完成了《东方之子》的积淀,通过在《东方之子》的钻研、训练、提高,才能进入《新闻调查》这一更高的层次。 作为一名出镜记者,董倩把自己定位于资料的搜集者,因为要做一桌丰盛的宴席,素材的搜集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董倩作为资料的搜集者,任务也是比较艰巨的。为了能够搜集到更多的料,董倩不断地尝试不同领域的采访。她把现阶段定位为打基础的阶段,而《新闻调查》则提供给她一个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平台。 董倩 - 浙江工商局长郑宇民舌战央视女主播董倩实录董倩:郑局长,以前我们都在那儿站着说,这次为什么坐着说,是不是因为气比较短了,所以坐着了? 郑宇民:站着说话和坐着说话跟气短气长有什么关系呢?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都是坐着说话的。我不愿意站着说话是因为不愿意跟穿高跟鞋的人在一起比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