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值得你花2分钟阅读的栏目: 从一件产品的出圈,到一个品牌的崛起。 从一个KOL的成功,到一个行业的收割。 徒手拆解现象级爆款,背后究竟是回光返照,还是生钱有道。 ![]() 如果你经常浏览短视频平台,想必最近一定刷到过各大博主为沙溢的新店“辣叁成”所做的宣传。 ![]() 明星艺人们不仅投资眼光一致,后续的营销方式也基本相似:新店开业时,一定少不了同行站台,各大网红博主力荐,以及粉丝疯狂的追捧。 场面之火热让人不禁思考,也许“成功”这件事并非不可复制。 但究竟为什么,偏偏是火锅店成为了一众明星的副业首选呢? ![]() 如今,艺人们在选择副业这件事上,明显要谨慎很多。 大多数人选择把目光投向高速增长的餐饮市场,而这其中,火锅品类的市场份额占比最高。 毕竟火锅早已凭借自身的社交属性,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饮食文化。 即使在疫情的正面冲击下,NCBD(餐宝典)仍然于2020年的8月预测,火锅行业规模将会达到8880亿元左右。 ![]() 由此可见,火锅市场仍然有很大的逐利空间。 而比起传统火锅创业者,明星火锅店显然拥有天然的优势,凭借自身知名度带来的流量,足以帮助他们入局占据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火锅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高出其他餐饮品类,内在的经济价值不言而喻。 ![]() 明星们既不必在原材料的生产、加工、配送环节上投入过多心力,也能够在短期内依托粉丝经济实现收支平衡。 因此,对于毫无餐饮从业经验的艺人们来说,比起投资房产或文化产业,经营火锅店相较而言风险低,门槛低,投入低。 于是就有了明星艺人相继加入火锅创业大军,营销物料遍布各大社交app,一派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光景。 艺人新店的门庭若市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他们门店的扩张速度也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贤合庄加盟店在一年时间内便达到了700家,要知道海底捞和呷哺呷哺用了二十多年,才堪堪突破千家直营店的规模。 后疫情时代,任谁都忍不住对此发问:火锅创业的繁荣是真实存在的吗? ![]() 先是因为“报复性涨价”、“用味伴侣代替牛肉粒”等事件接连登上热搜。 ![]() 于是定位高端的新兴火锅品牌便快速抢占了市场份额,比如呷哺呷哺旗下的凑凑火锅,以及从出道就被用与海底捞相提并论的巴奴火锅。 海底捞在内外影响之下不断新增店面,甚至推出多个子品牌曲线自救,可还是收效甚微。 海底捞尚且如此,明星火锅店作为行业新秀,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众所周知,明星本人作为火锅店最大的亮点,早在宣传期就已经得到了过度曝光。 后期门店如果想要有效留客,至少应该拥有与行业标准持平的服务水平,也要有不逊色于传统门店的革新创意。 而正如前文说到的,多数火锅店,尤其是明星店大多依赖供应链的标准化产品,因此食材上的体验感本不会有太大出入。 但我们打开大众点评可以看到,仅北京地区来说,海底捞与贤合庄人均消费额相差不大,评分差距却有点不忍直视。 ![]() 服务疏忽暂且还能理解,毕竟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明星火锅店,日均客流量确实不可想象。 但当服务、食材、菜品通通达不到客单价的水平,消费者当然很难接受这样的定价。 甚至有人表示因为性价比太低,打卡一次之后就不会想再来了。 其实早在2018年,黄磊和孟非搭伙的“黄粱一孟”火锅就因为高昂的价格被热议,最终惨淡收场。 ![]() 由李冰冰、任泉、黄晓明、黄渤、何炅、井柏然六位明星老板合伙创办的热辣壹号火锅店,各地分店也从2018年起便陆续悄然关闭。 但真正让人担忧的,其实是这些门店的卫生安全问题。 去年,薛之谦旗下的上上谦火锅店的餐具多次被检测出大肠菌群,陈赫的贤合庄长春店甚至发生了爆炸事故。 尽管明星火锅店屡屡翻车,但仍有人会指出,这些事件跟艺人大多没有直接关系。 毕竟除了前期宣传,他们在店铺日常运营过程中的参与度向来不高。 但品牌效应与明星本人早已在消费者心中绑定,门店监管不力的负面影响,往往会作用到艺人身上。 火锅红利虽未见底,但明星火锅店想要突围各大传统品牌,要走的路还很长。 ![]() 而据网易财经此前报道,海底捞仅在2020上半年便亏损了近10亿元。 甚至连走"平价路线“的另一火锅龙头——呷哺呷哺,也亏损了近3亿元。 可以看出,经2020年疫情一役,火锅行业大不如前。 但明明整个餐饮业一片哀嚎,连海底捞都供应不起免费的牛肉粒了,为什么明星们的火锅店还是开得如火如荼呢? 明星开火锅店当然是赚钱的,但其核心的盈利点,与传统火锅店大不相同。 说起明星火锅店如何盈利,我们不得不来说说明星火锅店的加盟费。 以陈赫的贤合庄为例,尽管目前它已经成为明星火锅店的第一把交椅,但成功扩张商业版图的却不是陈赫本人,而是一家叫做四川至膳的公司。 ![]() 贤合庄如今在全国已有700多家加盟店,功劳全部归属背后这家四川公司。 而能够在1年内迅速扩张,靠的就是加盟的模式。 但在加盟商干劲十足的期待着第一桶金到手之前,昂贵的加盟费就会给他们狠狠上一课: 以北京地区为例,想开一家贤合庄,首先要交55万的加盟费。 这还不算完,整个店的装修都需要从总部派专人来做,设计费为100元/平方米。按照北京地区店铺面积不得小于350平来算,光是设计费就要3.5万。 加上花在装修上的费用,零零碎碎算下去要近80万。 加盟完了,装修完了,还是不能马上营业。 因为火锅底料、卤料等等核心食材都需要从总部购买,甚至连锅碗瓢盆等餐具也需要。 最坑的是,在开店之前,加盟商还需要一次性付清5万的保证金,有效期却只有3年。 零零碎碎加起来,在还未开业时,起步费用就在200万左右。 而且,在加盟之初,总部还会用各种看似诱人的条件“忽悠”你: 最常见的就是允诺现在的高支出,能在短则五六个月,多则一年内回本。 还是以贤合庄为例,以北京地区350平方米的面积为例,扣除每天的房租、水电、人力、物业费用和上交给总部2%的营业额流水,净利润要达到20%,才能在1年内回本。 单单看数字可能感觉不出什么,对比一下就知道了:火锅行业前两名的海底捞和呷哺呷哺的净利率也只有10%左右(据市界报道)。 ![]() 即便如此,加盟商还是冲着明星艺人这块金字招牌,心甘情愿被割韭菜。 毕竟这年头,始终是流量为王。 但从这些年铺天盖地的差评来看,明星这块金字招牌只能获得一时的热度,却不是长久之计。 明星们只顾着尽快靠着自身的流量来变现,而忽略了顾客们的体验感。 一旦差评多了,伤害的也只能是自己的口碑。 但目前来看,“明星出流量和知名度+餐饮公司出品牌出方案出管理”的模式,仍旧还是能盈利的。 否则不会不断有明星纷纷下海餐饮业。 但这种模式下,如果没有好的服务,合理的价格,安全的食品,即便是有明星流量加持,能坚持多久,也只是一个未知数。 而那些想趁着明星红利赚取收益的加盟商们,如果一开始就搞错了重点,过分强调明星的存在感,妄图依靠流量赚钱,最后也将会被流量反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