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赫的回答:在建文帝登基后,便封黄子澄为翰林学士、齐泰为兵部尚书、方孝孺为侍讲学士,黄子澄与齐泰二人更是参与国政,成为建文帝的心腹大臣。 黄子澄、齐泰等人虽然在文学上是极其有名的人物,但却没有治国经验,空有理论却无实践经验,就如同纸上谈兵一样。黄子澄等人为了确保中央集权,避免发生夺位事件,向建文帝提出削藩的建议,被建文帝予以采纳。朱棣之所以提出“清君侧、除奸佞”的口号,针对的正是黄子澄、齐泰等人提出的削藩政策。 靖难之役爆发,燕王朱棣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建文帝朱允炆落得不知所踪。作为建文帝的老师,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等人被朱棣下令处死。 更爱自己的回答: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有说出家的有说出海的,但是大概还是死于靖难之役本身,因为建文帝政策宽厚,而朱棣严格,再加上正统思想,人民便说出了各种版本,希望继续是朱允炆统治他们,而不是燕贼朱棣,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但是却只是空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