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丽莉的回答:正确应该是五音十二律。
五音又称五声。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
“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音级,有时借代 “五音”。
而十二律则是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
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
另外,奇数各律称 “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
李芊的回答:五音:中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更古的时候叫宫、商、角、徵、羽。五律: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分别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