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陈龙骧:★如何去读林亨泰的诗

2020-8-12 15: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9| 评论: 0

摘要: 宋文华的回答: 这首诗我已经大概破译了,的确是两倍距离,除去最后总结的两句,前半首说的是一个人的死和生之间的距离反复,那自然是两倍的距离;后半首说的是两棵树的早晨之间距离的反复或者两个早晨之间的树的距 ...

宋文华的回答:

这首诗我已经大概破译了,的确是两倍距离,除去最后总结的两句,前半首说的是一个人的死和生之间的距离反复,那自然是两倍的距离;后半首说的是两棵树的早晨之间距离的反复或者两个早晨之间的树的距离的反复,那自然也是两倍的距离。我以为全诗意在通过拗口的反复营造一种迷雾重重的朦胧美,倡导一种理性的深刻的对人生的反思。有点像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可能是朦胧派的吧,我对诗不是很了解,尤其是现代诗, 准确的说这首诗的结构分成三部分,最后两句总结自成一个部分,都有一种咬合的结构,类似于太极图,两条阴阳鱼咬在一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本来该是结尾的部分放到了开头,所以我们读起来觉得别扭,不明所以然,甚至越读越似乎走进了迷宫,处处都是壁,处处又都是路,感觉读不下去又看到可以读下去,但读来读去却循环往复读不出意思,有眩晕之感,殊不知这正是整首诗的要诀所在,这首诗循环往复从而生生不息,就像我们小时候常听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如果不是这种看似含混不清的咬合结构,便读不出动感,就很平淡了,作者就是通过巧妙的语言组织、结构安排,描述出了一幅生动的循环往复图,你可以说是“阴阳”,也可以说是“正电负电”,甚至可以说是“战争的进攻与防御”。在我看来这首诗其实是一幅画,一幅太极图之类的画,一幅循环往复的画。作者倡导的其实是启发人们认识这个世界是一个矛盾对立统一的世界,在得意的时候不要忘了会失落,在失落的时候不要忘了会得意。用到生态保护上就是,在砍伐森林的时候莫要忘了水土流失,在水土流失的时候莫要忘了保护和种好树木(但不砍伐也不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所以就要适度砍伐,这样才能让森林生态系统更好的循环更新下去)。

余赛英的回答:

这首诗我已经大概破译了,的确是两倍距离,除去最后总结的两句,前半首说的是一个人的死和生之间的距离反复,那自然是两倍的距离;后半首说的是两棵树的早晨之间距离的反复或者两个早晨之间的树的距离的反复,那自然也是两倍的距离。我以为全诗意在通过拗口的反复营造一种迷雾重重的朦胧美,倡导一种理性的深刻的对人生的反思。有点像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可能是朦胧派的吧,我对诗不是很了解,尤其是现代诗, 准确的说这首诗的结构分成三部分,最后两句总结自成一个部分,都有一种咬合的结构,类似于太极图,两条阴阳鱼咬在一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本来该是结尾的部分放到了开头,所以我们读起来觉得别扭,不明所以然,甚至越读越似乎走进了迷宫,处处都是壁,处处又都是路,感觉读不下去又看到可以读下去,但读来读去却循环往复读不出意思,有眩晕之感,殊不知这正是整首诗的要诀所在,这首诗循环往复从而生生不息,就像我们小时候常听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如果不是这种看似含混不清的咬合结构,便读不出动感,就很平淡了,作者就是通过巧妙的语言组织、结构安排,描述出了一幅生动的循环往复图,你可以说是“阴阳”,也可以说是“正电负电”,甚至可以说是“战争的进攻与防御”。在我看来这首诗其实是一幅画,一幅太极图之类的画,一幅循环往复的画。作者倡导的其实是启发人们认识这个世界是一个矛盾对立统一的世界,在得意的时候不要忘了会失落,在失落的时候不要忘了会得意。用到生态保护上就是,在砍伐森林的时候莫要忘了水土流失,在水土流失的时候莫要忘了保护和种好树木(但不砍伐也不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所以就要适度砍伐,这样才能让森林生态系统更好的循环更新下去)。

沉默一生的回答:

二倍距离等于双重条件 首先,我想这首诗应该这样看。 你的诞生 已经诞生的你的死 已经不死的你的诞生 已经诞生的你的死 已经不死的你 一棵树 与一棵树间的一个早晨 与一个早晨间的一棵树 与一棵树间的一个早晨 与一个早晨间 那距离必有二倍距离 然而必有二倍距离的 诗的第一段是指人总会有梦想,然而有些梦想很容易实现,有些梦想却很困难。所以人要拥有一颗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去克服它,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郑德勇的回答:

百度搜一下吧,很多答案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1 11:54 , Processed in 0.06243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