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张润伟: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框定,蜀未定。这句话怎么理解?

2020-8-12 14:5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89| 评论: 0

摘要: 品风月潇湘的回答: ...总之一句:蜀地乃兵家重地 晟煜的回答: 古语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后定"这是一句谚语,最早见于明末清初人欧阳直公的《蜀警录》,而更早的渊源则可追溯到《北周书》上蜀人“贪乱 ...

品风月潇湘的回答:

...总之一句:蜀地乃兵家重地

晟煜的回答:

古语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后定"这是一句谚语,最早见于明末清初人欧阳直公的《蜀警录》,而更早的渊源则可追溯到《北周书》上蜀人“贪乱乐祸”的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点贬义,如果加上下一句就更让人确信无疑了,那便是“天下先治蜀后治”。似乎巴蜀从来就是一个不安分的地方,先乱后治的传统延续了上千年,甚至更早,春秋以前。          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地处秦岭、大巴山、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的包围之中,进出交通十分艰险,直到科技发达的唐代,李白还咏出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这就形成了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局面,蜀人自给自足,发展农业生产,春耕秋收,相对固定的生产生活场所,确定了农业在社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          但又并不能完全与外界隔离,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派了一个叫李冰的人到蜀郡做太守,看起来是一个不起眼的任命,但就是这个李冰,奠定了自此以后两千多年巴蜀文化的特点,一个小小的水利工程,让蜀国从此沃野千里,国富民强,这为文化的孕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物质基础。还有后来的刘邦起于四川,刘备建于四川,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的足迹无一不涉足四川。这就形成了文化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如果以长江作为中国文化体系的划分来看,上游是巴文化、中游是楚湘文化、下游是吴越文化,无一不是华夏文明的主体构造。          再说巴蜀“先乱后治”,听起来总给人一种蛮荒、刁顽的感觉,直到近代,才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郭沫若认为“能够先乱是说革命性丰富,必须后治是说建设性彻底”,与“革命”牵连起来总是带有超越文化的色彩,我们姑且把这种“革命”称之为“变革”。变革本身就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历朝历代,巴蜀始终是让帝王最头疼也最不愿割舍的地方,无论从文化还是军事、经济的地位,巴蜀总是若即若离,你乱我治,你治我乱,总显得与华夏整体格格不入,又难分难舍。          巴蜀自古以来也是一个很好的避难的地方。项羽称霸之后封刘邦为汉王,即放逐了刘邦,又可以监视他。而刘邦似乎也很乐意,带着打天下的一帮哥们充军一般到了汉中(汉中也是蜀国的一部分),从此励精图治,几年时间就把天翻了过来。刘邦的后代丧尽了汉家天下,一个不知隔了多少代远到不知边的以织席为生的自称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同样选择了立足蜀国的路线,只是与强大的中原势力比起来,小小的蜀国岂是对手?终将走上灭亡的道路,而灭亡本身又是重生的开始。连盛唐的明君,遭遇安史之乱,首先想到的避难的之所仍是四川,山高路远,行路难,行军更难,收拾旧河山,从头再来。包括蒋介石,丢了南京,还有大西南。          近代研究巴蜀文化的学者,始终很难给巴蜀一个准确的定位,其实何须定位?巴蜀就是巴蜀,独立在中国文化之中,又紧密缠绕在中华文明博大、深远的历史深度与广度中。我们今天再重访都江堰、重游杜甫草堂,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思考,千年的文化沉淀非一朝一夕能够诠释清楚,既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何不顺其自然?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先治蜀后治。从大方位定论只能是部分地区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姑且当作又一次为四川鼓吹吧,文字总是很浅薄,遗迹总是很清晰,感受总是和真切。 

韩俊芝的回答:

莫之许:天下未乱蜀先乱!!。

——为什么四川曾经那么特殊。

如今的武侯祠,已是城市的中心区域,里面的历代楹联中,要数赵蕃的最为知名:“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联中用典,皆为武侯故事,也反映出四川地处边陲,有别于中原的民情。

 

民间俗话中,对此也有反映,最著名的莫过于“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了,证诸历史,非为无因。辛亥革命的先声,即为四川保路运动,此先天下而乱;两汉之间、五代十国、明末清初等历代王朝统一过程中,四川也均是押后平定的地区,此后天下而治。那么,为什么四川如此特殊?

 

最直观的解释,这是四川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所致。四川和重庆所在的巴蜀盆地地势独特,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分,从军事上看,山地险峻,隔阻难通,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从经济上来看,盆地面积高达十六万平方千米,其中宜于农耕的川西平原即有两万多平方公里,向来被称为“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因此,蜀地具备了易守难攻和粮草充足的军事和经济优势。

 

当统一王朝瓦解之时,蜀地足以独立于天下逐鹿的中原之地,独树一帜,虽无力进取,亦足以自保;而天下将定之时,蜀地又因僻处西南,无关大局,往往最后才被纳入版图之地。

 

这一解释,对于何以“天下已治蜀未治”更有说服力,得陇望蜀,平定天下的过程从来都是由中心及于边缘,巴蜀之地因其地理偏远而最后平定,符合这个规律。但是,何以会“天下未乱蜀先乱”?这一解释却未见得充分。

 

所谓乱,也就是造反,且不仅是一时一地的造反,而是成规模的造反。在大一统帝国治下,造反不绝于书,起因多为民众难以忍受无尽的压榨。蜀地先乱,并非是指此地压榨独狠,造反独多,而是指此地更容易形成大规模之乱,尤其是当王朝统治步入晚景之时,尤其如此。

 

笔者曾于前一篇专栏“敢把皇帝拉下马”中提及,纵观历代形成规模的造反,无不是起于一点,而迅速蔓延。但这仅仅是其成因的一个方面,造反要成规模,固然离不开各地民众的感同身受,群起相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帝国的镇压力量相对涣散薄弱,才会此长彼消,迅速壮大。

 

中央集权的专制帝国将统治延伸到了每一个角落,实行相对无差别的政治和经济攫取,埋下了群起响应的种子,而受制于资源的约束,帝国不可能拥有无限的镇压力量,加上中央帝国需要根据其特定的战略目标,配置其镇压资源,于是,就在帝国境内形成了力量配置的不平衡,一旦出现造反,镇压力量薄弱的地方就相对更容易发展壮大。

 

帝国的战略目标首先是政权安全,为此,常常将其军事力量主要部署在帝都的周边,此即是所谓的“内重外轻”,历代统治,无不如是。一旦出现地方武装力量坐大,形成“内轻外重”之势,如唐末之藩镇,又如清末之湘军淮军崛起,王朝的气运也就差不多走到了尽头。

 

帝国的另一战略目标是防范外敌入侵,为此必须把力量布置在外敌可能入侵的线路上,以资防范。中央帝国的历史,与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的觊觎和侵扰相始终,在其大部分时间内,都不得不主要军事力量用于防范游牧民族的入侵,并为此构筑众多的防御工事、维持畅通的交通路线、甚至不得不将帝都靠前安置,以利于调集转运人力物力。

 

在中国历史的大多数时期内,四川既远离王朝中心地区,又处在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战线的大后方,此地配置的军事力量相对薄弱,遂为常态。也因此,一旦出现造反,当地官军往往不敷应用,加之路程遥阻,也不能相对迅速地调集兵力,这就为一时一地的造反的迅速蔓延壮大提供了条件。

 

宋朝的王小波李顺起事即是如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打着“均贫富”旗号,就由一万人发展到了数十万人,攻克成都,建立政权,势力几乎扩大到了盆地全境,北宋朝廷不得不从外派兵,分别由剑门和夔门入川,才最终将之平定。因此,即使蜀地与其他地方因为相似的原因而偶有起事,却因为镇压力量的薄弱而更容易成事。

 

此外,蜀地独特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也为“蜀先乱”提供了助力。四川和重庆所在的巴蜀区域文化发育甚早,灿烂的三星堆文化表明,同一时期的巴蜀文化并不逊色于同时期任何地区,且邻接中原文化,很早就与其他地区广泛交流往来,自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更是彻底并入到统一的文化和治理秩序之中,以至于今。

 

但是,古时出入盆地,动辄经月,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巴蜀之地又形成了相对独立自足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在区域之内具有更密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往来,一旦出现造反这样的大事件,原本存在的密切往来就可以转化为对抗政权的组织资源。如清末保路运动时,面临清军压境,成都的保路党人就通过在木板上写字的方式,顺江传送这种“水电报”,很快得到了全川各地的广泛响应。

 

“天下未乱蜀先乱”,表明了以暴力为后盾的大一统帝国强大背后的软肋,只是,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进步和现代交通体系的建成,军事镇压力量的配置已经能够超越时空的阻隔,依靠自然条件和地理距离已经不足以赢得类似的条件,也因此,“蜀先乱”已经成为绝唱,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已经将“天下未乱蜀先乱”之类的传统智慧总结彻底终结。

 

有意思的是,最后一次的“天下未乱蜀先乱”的起因,却正是因为要建设铁路这一现代交通工具,而被调集入川的湖北新军,也正是拥有热兵器的现代武装。而最终,革命党人抓住了湖北新军离开后的军事空虚,得以在起义后迅速站稳了脚跟,这才有了后来的南北议和,清廷逊位,一个原本要结束“蜀先乱”的现代交通规划,却导致了“蜀先乱”的最后登场,引发了谁也无从预想的王朝覆灭,这或许就是历史必然中的偶然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4-3-28 21:49 , Processed in 0.07556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