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月的回答:东晋和战国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我爱斗地主的回答: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每到端午佳节,江南一带都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这是我国人民 对伟大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一个贵族 家庭。青年时期,为了掌握渊博的知识,他如饥似渴的阅读了大量有关天 文、地理、历法、农业、文学、艺术方面的著作。在刻苦学习的同时,还 努力钻研写作,二十多岁时,他根据楚国祭神的歌词改写的《九歌》,传 遍了全国 。屈原的学问和才干 ,博得了楚怀王的赏识,任命他担任左徒 (比丞相小一些的官职)。 屈原走上从政的道路后,极力主张实施变革,任用贤能,富国强民, 完成统一全中国的大业。但变法刚开始,就遭到以子兰为首的楚国贵族集 团的仇恨和排挤,他们在楚怀王面前造谣中伤,昏庸的怀王,误信谗言, 把屈原降职为“三闾大夫”(管理皇族事务,主持宗庙祭祀的闲职)。 屈原虽然降职了,对楚国的命运仍十分关注。当秦国为了破坏六国联盟, 派特使张仪来楚国游说时,屈原冒死进宫劝说怀王不要上当。当怀王轻信 秦国,要去与秦王会盟时,屈原流着泪进行劝阻,但都遭到子兰一伙的阻 拦。后来怀王被秦国软禁,死在咸阳。屈原悲痛之余,希望刚即位的顷襄 王能变法强国,洗雪楚国的奇耻大辱!但顷襄王比怀王还要昏庸,亲秦派 依然得势,他们唆使顷襄王把屈原赶出朝廷,放逐汉北。秦国攻破楚国郢 都后,楚国濒临灭亡,屈原悲痛之余,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有《离骚》、《九歌》、《天问》、 《九章》等25篇。《离骚》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 抒情诗。这是秦军入侵汉北,屈原随逃难人群横渡洞庭湖,顺沅水南下流 浪到湘西,最后颠沛来到长沙附近这一段时间里所创作的。当时,屈原眼 看自己祖国就要被秦国吞灭,心里无比悲愤,但自己再没有机会在朝廷决 策、兴邦救国了,就只好用诗歌来揭露楚怀王的昏庸、秦国的残暴和卖国 贼的罪行;记录祖国的灾难,人民的痛苦,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血的历 史教训。《离骚》表现了诗人为实现崇高理想而进行的热烈追求和不懈斗 争,抒发了他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并展示了他憎恶奸佞、羞与之为伍的 高洁品格。总之,全篇色彩浓烈,气势宏伟,波澜壮阔,是杰出的浪漫主 义作品。 《九章》是包括九篇诗歌的总题,是屈原两次放逐中的经历、处境和 苦闷心情的反映,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抒情色彩。 《天问》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奇文。它是对自然、社会的现象和事 物所发出的疑问。篇中所提出的一百七十多个问题中,保存了不少神话传 说和古史资料。 《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祀神的乐歌的基础上,为朝廷举行大规模祀典 所创作的祭歌。它想象丰富,语言精美,充满浪漫气息。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是我国浪漫主 义诗歌的源头,是继《诗经》后我国诗歌史上的另一个高峰。屈原以他爱 祖国、爱人民的高贵品格,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文 学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田园诗人陶渊明 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一直传为美谈。诗人坚 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成为后世正直文人 的人生目标。 由于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少年时代起就对统治阶级抱有幻 想,立志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但当时东晋社会,贵族垄断了高官要职, 出身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压制,陶渊明虽有济世之才,却一直得不到 重视。他的政治抱负不仅难以施展,而且还要忍受屈辱与一些官场人物周 旋,这使他十分痛苦。加上当时老庄思想和隐居的风气非常盛行,就产生 爱慕自然、向往隐逸的思想。他在41岁时毅然解职归田, 从此隐居不再做 官在田以后的20年中,他同劳动人民有了广泛的接触,还亲自参加农业 劳动,这使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他创作田园诗提供了重要条 件。 陶渊明流传下来的诗歌大约有一百二十多首,另外还有散文、辞赋多 篇。其中田园诗是陶诗的重要部分,内容描写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和淳朴 的风俗人情。如四言《时运》、五言《归园田居》等。这些田园诗抒发了 作者对宁静、闲逸生活的衷心喜爱,表现了作者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品 格。艺术上,他追求诗歌语言朴素明洁,平淡自然,使人感到像是从“胸 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为古典诗歌开辟了田园诗的新境地。 同时,诗人还写了一些咏怀、咏史的篇章,这些诗通过对自己一生经历中 的种种感受、体验和对历史的缅怀,寄托诗人的社会理想,对黑暗的现实 具有批判意义。与田园诗相比较,这类诗更富于政治性和现实性。陶渊明 的辞赋散文,数量不多,但在思想、艺术上都有独特的成就。像《桃花源 记》、《归去来辞》、《五柳先生传》,直到今天仍是传诵的名作。 郑智城的回答:陶渊明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