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盖燕:唐诗三百首里真的是300首吗?为什么要叫唐诗三百首啊?

2020-8-12 14:4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8| 评论: 0

摘要: 夏美美的回答: 关于唐诗三百首,这是一个明代的学者通过筛选整理出来的,大部分是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比较容易理解,后来经过一代一代的流传和不断的整理,于是才确定了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 ...

夏美美的回答:

关于唐诗三百首,这是一个明代的学者通过筛选整理出来的,大部分是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比较容易理解,后来经过一代一代的流传和不断的整理,于是才确定了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创作背景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 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7] ?。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  唐诗三百首 (唐诗选集)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0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陈惠儿的回答:

唐诗三百首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原目的是作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问世后流传甚广,原编共三百一十首,为了追随《诗经》(诗三百)。其后张燮注疏又增七首,清李盘根注本增至四百首。

安立波的回答:

关于唐诗三百首,这是一个明代的学者通过筛选整理出来的,大部分是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比较容易理解,后来经过一代一代的流传和不断的整理,于是才确定了唐诗三百首.

张延东的回答:

《唐诗三百首》,是清朝人孙洙编选的。孙诛,字临西,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生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他生性聪颖,家贫好学,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及第,做过知县,颇有政声。他遍览群书,精选出唐诗310首(道光年间注者增为313首)。为什么取名“三百首”呢?大概是效仿孔子删诗而成“诗三百”之义吧。

xin.的回答:

所谓的三百首是指,比较有名的,的确是三百首。要说唐诗的话,那就有很多 很多。 你可以去看四库全书,里面记录的还是比较详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1 17:13 , Processed in 0.06085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