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黄振达:三峡猿啼之谜文中引用 浪迹丛谈 中的记载是为了说明什么

2020-8-12 14:4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5| 评论: 0

摘要: 司马不如★★盗听涂说的回答: 浪迹丛谈是清代后期名臣梁章钜(1775——1849)的著作。清代学者梁章钜晚年创作了《浪迹丛谈》、《浪迹续谈》、《浪迹三谈》笔记,其中的山水笔记内容注重实证考据,风格古朴平实,与 ...

司马不如★★盗听涂说的回答:

       浪迹丛谈是清代后期名臣梁章钜(1775——1849)的著作。清代学者梁章钜晚年创作了《浪迹丛谈》、《浪迹续谈》、《浪迹三谈》笔记,其中的山水笔记内容注重实证考据,风格古朴平实,与张岱的山水小品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由此可见乾嘉学风对梁氏的影响。

      说到三峡猿啼,到底是不是“两岸”啼?有人认为猿并非是两岸啼。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写道:三峡的确多啼猿,但它们都生于南岸,而鲜见于北岸。史书中还曾记载,有人从南岸捉了猿放到北岸,猿非但不啼,还千方百计地逃回南岸去。由此认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应改为“南岸猿声啼不住”。为何猿声只在南岸啼呢?有人认为,三峡“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北岸巫山山脉是南北走向,正迎着北方寒风,山高林深,气温偏低,不宜猿的生长。所以,猿要逃回到南岸去。

      三峡猿啼之谜文中引用 浪迹丛谈 中的记载是为了说明李白并没有错将猴啼叫作猿啼。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三峡上发出啼声的不是猿。事实究竞如何呢?1987年,中科院的一个考察组在峡西南发现了一件长臂猿左侧下颌骨化石;与该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这些动物骨骼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与尚未石化的长臂猿下颌骨一致。由此证明,那一历史时期的三峡确实有过长臂猿活动。

甘斌的回答:

异:说明的问题的方面不同,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同:都是为了文章的主旨服务,通过它们可以使读者与作者一同探寻这个问题,并最终得到解答,衬托出这个问题的悬疑

不要小看我的回答:

猿并非两岸啼。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1 18:12 , Processed in 0.06240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