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费凡:雌雄同体人是怎么形成的?

2020-8-12 14: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80| 评论: 0

摘要: 霍佳的回答:     据台湾媒体报道,瑞士77岁双性人克劳地(Claudette),从出生就拥有男女生殖特征,希望能充分体验双性生活的他(她),白天选择当一名好丈夫、3个孩子的爸及慈祥爷爷;晚上则穿起性感衣物,变 ...

霍佳的回答:

  
  据台湾媒体报道,瑞士77岁双性人克劳地(Claudette),从出生就拥有男女生殖特征,希望能充分体验双性生活的他(她),白天选择当一名好丈夫、3个孩子的爸及慈祥爷爷;晚上则穿起性感衣物,变身为一名性工作者,虽然外界对此都难以置信,但幸亏他拥有一名深爱他的老婆安德莉(Andrée),无论克劳地是何种身分,都在背后默默支持他。
 
  雌雄同体人是怎么形成的呢?
  具有雌雄同体现象的人被称为雌雄同体人,又称双性人。雌雄同体人有很多种,但究其原因是精子或卵细胞产生时减数分裂异常导致。也即异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或卵细胞,异常的精子或卵细胞相结合产生异常的受精卵,异常受精卵发育成为雌雄同体人。
  通常而言,人的性别是有性染色体XY所决定,具有XX染色体的人发育成为女性,具有XY染色体的人发育成为男性。雌雄同体人在染色体层面一般同时具有双性染色体,例如XXY。
  具有双性染色体的人(以XXY为例),在发育的过程中可能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第二性征,甚至可能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以睾丸和卵巢为代表)。同时具有完整的男性和女性生殖器的雌雄同体人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某一性别的生殖器,从而在腺体层面上转变成为正常人。但事实上,由于染色体异常,其患有性染色体疾病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 关于雌雄同体的发生率,最高的估计有1%的活产儿有某种程度的性别不明,有0.1到0.2的活产儿会因性别不明会引起医疗关注,也包括以手术消除此现象的人。其它人估计得真正雌雄同体的发生率则低很多,约为0.018%。
  网球运动员莎拉·格罗内尔德便是一个雌雄同体人,尽管她在19岁时已经做了男性生殖器切除手术,生理上已为女人。但是,直到2009年,她才终于被WTA授予了“女性球员”的身份。此后,她可以参加任何女子网球比赛。
 
  人类性别的判定
  19世纪习惯以性腺的显微特征判定「真正的性别」。21世纪则以性染色体判定。一般雄性有XY染色体,雌性有XX染色体。但由于某些原因染色体判定法会有一定偏差,此时一般借由受试者意愿以及其日常生活行为判定。
 
  发育过程
  在一般人类胚胎的发育过程中,SRY基因会使生殖腺发育为睾丸,没有SRY基因生殖腺则会发育为卵巢。在此之后,内生殖器与外生殖器的发育是由某些胚胎生殖腺分泌的荷尔蒙决定。
  在受孕几周后的胚胎生殖腺基本上是雌性的,拥有一对「泌尿生殖皱折」,中间有一小隆起物,隆起物后有尿道。如果生殖腺发育为睾丸,而睾丸分泌睾脂酮,而且细胞也对睾脂酮有反应,则外侧皱折会肿起,中线会融合以形成阴囊。隆起物会长大变直形成阴茎,皱折内侧会包住阴茎,中线会融合以形成阴茎尿道。出生后睾丸会下降入阴囊。如果生殖腺发育为卵巢,另外一套过程会形成雌性内外生殖器。以上一般过程中出现特殊变化,就会形成程度不一的雌雄同体现象。有几十种已经命名的医疗状况会引起雌雄同体的构造。生育能力不一定。 

  成因
  染色体XX(一般为雌性)的胎儿之中,雌雄同体之生物成因有:
  1、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会造成染色体XX的胎儿虽有雌性内部构造,但有性别不明或雄性的外生殖器及第二性征。此为最常见之性别不明现象。
  2、Progestin-induced virilisation,由避孕用合成黄体素药物Progestin(又叫“孕酮”或“黄体酮”)引起。个体有雌性内外生殖器,只是有某些雄性第二性征。
  而染色体XY(一般为雄性)的胎儿之中,雌雄同体之生物成因则有:
  1、“顽固性密拉氏管征候群” (Persistent mullerian duct syndrome),胎儿个体有雄性身体以及子宫和输卵管。
  2、睾脂酮不敏症候族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由于身体对睾脂酮无反应导致。胎儿个体外观是雌性身体,但是没有子宫和输卵管。
  3、5-alpha-reductase deficiency,个体有睾丸,阴道,阴唇,还有小而可以射精的阴茎(位于相当于阴蒂的位置,出生时看来也像阴蒂)。这些个体就像一般女孩一样长大。但是青春期时睾丸会下降,也会变声,通常也会自我认同为男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1 09:08 , Processed in 0.06084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