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旭的回答:津轻海峡,在太平洋西北部,日本本州与北海道岛之间(东经140度30分,北纬41度30分)。西通日本海,东接太平洋,宽24-40千米。已修建连接海峡两侧青森和函馆的海底隧道。位于日本本州与北海道之间,是日本重要的海峡之一。它西连日本海,东通太平洋,由海峡北上,直通鄂霍次克海及阿留申群岛,南下则为夏威夷群岛和太平洋,其交通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此外,津轻海峡也是日本东部沿海航行到西部 的必经之地。所以,津轻海峡对于日本的近海航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日本本州岛与北海道岛之间、沟通日本海与太平洋的水道。苏联太平洋舰队东出太平洋的通道。东西长100多千米,宽20-50千米。一般水深200米,最深449米。峡底地形复杂,多海盆和海谷。年平均气温约9℃。年降水量1200-1500毫米。春夏多东南风,冬季多西风和风暴。对马暖流从西向东流经海峡,流速2-4节,在尻屋崎以东海面与千岛寒流相汇。 表层水温夏季20℃,冬季7℃,为日本北部唯一不冻海峡。日潮潮差较小,自西而东大潮升0.6-1.3米,小潮升0.5-0.7米。沿岸大部为丘陵地,[1] 岸线曲折,多岬角和港湾。峡口两岸设有侦测监视网。南岸有大凑军港和青森港;北岸有函馆港。函馆港为日本海上自卫队基地队驻地。两岸交通主要靠龙飞崎与白神岬间的轮渡。从1971年起,日本在此修筑青函海底铁路隧道,南起青森今别町,北至函馆知内町,全长53.85千米,海底部分长23.3千米,隧道高9米,宽11米,顶部至水面垂直距离240米,为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1988年3月青涵海底隧道通车运营。 通车后将使本州与北海道连为一体,对提高日本南北交通运输能力,增强日本北部国防有重要意义。 海峡东西走向,长约130千米,南北宽18-75千米。海峡中间开阔、两端狭窄,东端宽约20多千米,西端宽只有18千米。海峡地形崎岖不平,东深西浅,西部最浅处133米,东部最深处449米。中央水道一般水深200米,最深处521米。海峡横向海底也是高低悬殊,如从龙飞崎到白神岬间,延伸着两个突起部分,其间为深度280米、350米、450米的3个海底洼地。日本海同太平洋间海水通过海峡进行交换。日本海中暖流汇集于津轻海峡然后流出。从海峡流出的海流同来自白令海的寒流在外海相遇,使海峡附近不仅有从海中深处带至表层的营养盐类,而且有来自热带性和寒带性的浮游生物,为重要的渔业基地。津轻海峡的复杂地形造成了汹涌波涛,严重影响日本两个最大岛屿间的交通运输。日本自1971年开始修建穿过津轻海峡的青函隧道工程,隧道全长53.85千米,海底部分23.3千米。这一宏伟、艰巨工程于1982年竣工,成为本州和北海道联为一体的运输动脉。青函隧道(Aomori Hakodate Tunnel)连接着日本本州的青森和北海道函馆。 海峡全年不封冻,是日本海北部唯一不冻的海峡。北海道的函馆及本州的青森是海峡内的主要港口。 日本本州岛与北海道之间的海峡。东西长130千米,南北宽约20-50千米,最窄处大间崎至汐首岬18千米。东西走向的水道,一般深200米,最浅处131米,最深处449米。两侧较浅。龙飞崎与白神岬间有轮渡。青函海底隧道已建成。日本海与太平洋间的重要通道。对马暖流从日本海东流向太平洋,时速2-4海里,与千岛寒流会合后产生浓雾,影响东部海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