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的回答:没有。 二十四位功臣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和秦琼。 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 ,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褚遂良(公元596年-公元659年),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阳翟(今河南禹州)人;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后在唐朝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后坚决反对武则天为后,遭贬潭州(长沙)都督,武后即位后,转桂州(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北境清化)刺史,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卒;褚遂良工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牛俊杰的回答:? 长孙无忌 ( 赵国公 ) ? 李孝恭 ( 河间郡王 ) ? 杜如晦 ( 莱国公 ) ? 魏征 ( 郑国公 ) ? 房玄龄 ( 梁国公 ) ? 高士廉 ( 申国公 ) ? 尉迟恭 ( 鄂国公 ) ? 李靖 ( 卫国公 ) ? 萧瑀 ( 宋国公 ) ? 段志玄 ( 褒国公 ) ? 刘弘基 ( 夔国公 ) ? 屈突通 ( 蒋国公 ) ? 殷开山 ( 勋国公 ) ? 柴绍 ( 谯国公 ) ? 长孙顺德 ( 邳国公 ) ? 张亮 ( 郧国公 ) ? 侯君集 ( 陈国公 ) ? 张公瑾 ( 郯国公 ) ? 程知节 ( 卢国公 ) ? 虞世南 ( 永兴县子 ) ? 刘政会 ( 邢国公 ) ? 唐俭 ( 莒国公 ) ? 李勣 ( 英国公 ) ? 秦琼 ( 胡国公 ) 没有....上面是二十四功臣的名单 张随便的回答: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 ,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名册如下: ? 长孙无忌 ( 赵国公 ) ? 李孝恭 ( 河间郡王 ) ? 杜如晦 ( 莱国公 ) ? 魏征 ( 郑国公 ) ? 房玄龄 ( 梁国公 ) ? 高士廉 ( 申国公 ) ? 尉迟恭 ( 鄂国公 ) ? 李靖 ( 卫国公 ) ? 萧瑀 ( 宋国公 ) ? 段志玄 ( 褒国公 ) ? 刘弘基 ( 夔国公 ) ? 屈突通 ( 蒋国公 ) ? 殷开山 ( 勋国公 ) ? 柴绍 ( 谯国公 ) ? 长孙顺德 ( 邳国公 ) ? 张亮 ( 郧国公 ) ? 侯君集 ( 陈国公 ) ? 张公瑾 ( 郯国公 ) ? 程知节 ( 卢国公 ) ? 虞世南 ( 永兴县子 ) ? 刘政会 ( 邢国公 ) ? 唐俭 ( 莒国公 ) ? 李勣 ( 英国公 ) ? 秦琼 ( 胡国公 )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下诏把隋未战乱时期的战场改修为庙宇,褚遂良负责其事。唐太宗立慈云寺,由褚遂良书碑。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褚遂良出任起居郎,专门记载皇帝的一言一行。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虞世南逝世,魏徵将褚遂良推荐给李世民,太宗命他为“侍书”(也即是皇上身边的文书)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作为黄门侍郎的褚遂良开始参预朝政。随后,他被皇帝派往全国各地,巡察四方,直接可以黜涉官吏。此时,他父亲褚亮死了,他不得不暂时辞去黄门侍郎之职。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褚遂良又被起用为黄门侍郎。同年阴历九月,被提升为中书令,成为继魏微之后,与刘洎、岑文本、马周、长孙无忌一样在唐代政坛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大臣。 由以上可知立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画像时褚遂良还未进入仕途的高峰,还不够算得上“功臣”,因此并没有他。 脾气不好的回答: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