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陈立穗:我想知道"芭比之母"露丝 汉德勒介绍

2020-8-12 13:3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1| 评论: 0

摘要: 暮雨龙阳的回答: “芭比之母”——露丝?汉德勒 有人说,无论你爱不爱“芭比”,你一定认识“芭比”。这个美丽性感的塑胶娃娃是很多女孩甚至男孩必有或梦想拥有的玩偶。在1959年的纽约玩具展览会上,一个艳丽动人的 ...

暮雨龙阳的回答:

“芭比之母”——露丝?汉德勒  

有人说,无论你爱不爱“芭比”,你一定认识“芭比”。这个美丽性感的塑胶娃娃是很多女孩甚至男孩必有或梦想拥有的玩偶。在1959年的纽约玩具展览会上,一个艳丽动人的万人偶像诞生了,她就是芭比娃娃。小女孩和她们的母亲对“芭比”一见钟情,从此芭比娃娃风靡世界数十年,被誉为人见人爱的“玩具皇后”。她的创造者———露丝·汉德勒是美国最成功的女性企业家之一。她用自己一生的努力,给了全球的女性以梦想和希望。半个世纪以来,露丝创造的芭比娃娃几乎成为全世界小女孩的心爱之物。随着这个大眼睛、长头发的玩具娃娃的畅销,今天的芭比娃娃已不仅是简单的玩具,它还是美国女性的一个象征,是美国文化的一个象征。

芭比娃娃的诞生

1916年,露丝·汉德勒出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市。她的父母原是波兰人,为了逃兵役,像无数个到美国寻梦的移民一样,乘坐又热又脏的蒸汽船来到了大洋彼岸。

露丝的父亲是一位铁匠,靠一点微薄的收入来养活露丝和她的九个姐妹,母亲整日里为家庭操劳。但是,生活的困苦似乎并没有给这个大家庭带来太多的伤害,父亲和母亲对孩子们从不发脾气。后来露丝·汉德勒回忆说,作为最小的孩子,她在成长过程中从不缺乏宠爱。而正是因为在这么多的爱中长大,她才会有孩子的童心,设计出可爱的“芭比”。

19岁时,露丝刚上大学二年级,她个子不高,却充满好奇心,出于对电影的好奇,她只身来到了好莱坞,但她是为了学习工业设计。幸运的是,她在大名鼎鼎的派拉蒙公司摄影片场找到了一份工作。在这里,她遇到了自己一生的爱人埃利奥特·汉德勒,他们很快相爱,并在不久后结婚。

1942年,踌躇满志的汉德勒夫妇在一间车库里创办了他们的公司,最初的产品是木制相框、画框,埃利奥特研制样品,露丝负责销售。一次偶然的机会,汉德勒试着用制作画框剩下的废料制作小型的玩具家具,结果发现销路不错,这些精细的“边角料”玩具为他们换来了丰厚的收入。于是公司又多了一项业务:为儿童游乐室设计制造家具。几年后,公司开始赚钱,主业也转向了生产玩具。1945年,汉德勒夫妇与朋友曼特森开办了一家公司,后来它成为生产玩具娃娃最有名、最成功的公司。这家公司取名为美泰(MATTEL),MATT取自曼特森的名字,而EL来自埃利奥特的名字。

当时,露丝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作为一个母亲和一个做玩具的商人,她十分重视孩子们的想法。20世纪50年代初,玩具娃娃一律是幼儿造型,成人造型的娃娃大多是硬纸板剪出的平面图片。一次,露丝发现女儿芭芭拉和小朋友正在兴致勃勃地玩剪纸片娃娃,这些剪纸娃娃不是当时常见的那种婴儿宝宝,而是一个个少年,有各自的职业和身份,让女儿非常沉迷。“为什么不做个成熟一些的玩具娃娃呢?”露丝脑中迸发出了灵感。

虽然有了灵感,但实现的路程却是艰辛的。在芭比娃娃诞生之前,美国市场上给小女孩玩的玩具大多是可爱的小天使,这是大人对孩子们玩具的想象。但从大孩子们的兴趣来看,这种玩具却略显“幼稚”。于是露丝苦苦思索着娃娃的样子,正好不久之后到德国出差,在那里她看到了一个名叫“丽莉”的硬塑料卡通形象娃娃,这是照着《西德时报比尔德》中一个著名卡通形象制作的,十分漂亮。于是,露丝买下了3个“丽莉”带回美国,告诉公司的男同事,自己想设计出一种“成熟”的玩具。但是他们认为“丽莉”衣着太暴露了,是满足男人幻想的产物,并不适合给孩子们。露丝并没有气馁,她想,为什么我不能将这两点结合起来呢,孩子们需要的是一个长大的但不是暴露的娃娃。小女孩不光需要跟自己年龄相仿的玩偶,更需要一个她长大后的理想形象。于是,“芭比”的样子在露丝的脑子里越来越成熟了。1958年,谈妥“丽莉”的肖像权后,她终于设计出了具有50年代流行感的“芭比娃娃”。“芭比”与以往的娃娃都不一样,她是个大人,虽然只有11.5英寸高,但四肢修长、清新动人;她身材很好,被漂亮的衣服紧紧地包裹着,脸上还流露出如玛丽莲·梦露般的神秘。露丝把女儿芭芭拉的昵称“芭比”给了这个可爱的娃娃,从此露丝也被孩子们誉为“芭比的妈咪”。

创造紧跟时代的“千面女郎”

第一个芭比娃娃于1959年在纽约的美国玩具展销会上正式露面。她梳着马尾辫,身着黑白条纹的泳装和露趾凉鞋,戴着太阳镜和耳环。展销会上,男性采购员对售价3美元的芭比娃娃反应冷淡,订货者寥寥。但芭比那完美的身材,金黄色的头发,清新的外貌,却使小女孩和她们的母亲一见钟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来买这种清新可喜的玩具,几天之内货架上的娃娃就被抢购一空。消息一经传出,各大商场的订单便纷至沓来,第一年就收到35万个“芭比”的订单,美泰公司足足花了一整年时间才能全部交货。从那以后,芭比娃娃风靡全世界,美泰公司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玩具制造商。

1960年,经销商们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到了美泰公司。公司开足马力生产,花了几年功夫才满足了人们对芭比的需求。10年里,公众购买芭比的金额达到了5亿美元。芭比娃娃不但突破了平面与立体的空间距离,露丝更有创见地想出把衣饰分开售卖,即每个玩偶不再只有一套衣服,儿童可以为自己的娃娃挑选心爱的衣饰配衬。这个焕然一新的玩法马上吸引了一批捧场客,此后玩偶的形象日益丰富,而露丝也成功开创了这个庞大的玩偶衣饰市场。

但是,在“芭比”受到公众广泛欢迎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美国妇女组织首先表示,芭比娃娃过于“性感”,过于“完美”,为小女孩设置了不可实现的目标,最终结果就是伤害了她们的自尊心,因此她不是妇女解放的象征。露丝却认为,“芭比”是女孩子的偶像,偶像自然是完美的,小女孩并不会因自己的偶像感到自卑的。

为了证明“芭比”不是一个头脑空空的“花瓶”,而是一位智慧、独立、积极进取的时代女性、职业妇女,露丝设计出更多种类的“芭比”,使她拥有了更多的身份。她可以是医生、古生物学家、宇航员、女企业家、警官、运动员、军人、驯兽师、摇滚歌星、电影演员,甚至还做过总统候选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志愿者、电视台总裁等等。到目前为止,她的职业已经超过80种。

无论是冷艳、优雅,还是精致、甜美,在每个时代的时尚风潮里,“芭比”从未缺席。正如露丝在自传里所言:“我创造芭比娃娃的整个理念就在于,通过她,一个小女孩能够做成她想做的任何事情。芭比始终代表着女性所拥有的选择。”

芭比娃娃还可以是中国人、印度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黑人,她有45个不同国籍的身份。她的宠物现在已经超过40种,有21只狗、12匹马、3匹矮种马、6只猫、一只鹦鹉、一只小黑猩猩、一只熊猫、一只小狮子、一头长颈鹿和一头斑马。她还有自己的男朋友“肯尼”,这是以露丝儿子的名字命名的;她也有最好的朋友米姬;她还有自己的几个姊妹,分别是1964年上市的思奇帕、1966年出现的双胞胎姐妹图迪、1992年推出的思坦茜、1995年亮相的凯莉,以及1999年来到世界上的克莱丝。“芭比”代表了美国社会中女性稳定而充满时尚的生活:光彩照人、有房、有车、有男友。

为促进世界和平,芭比娃娃担当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为唤起人们对残疾人的关注与同情,美泰公司推出了“轮椅上的芭比”,产品新闻发布会就在因脑中风而靠轮椅代步的美国小姑娘汉纳·威瑟斯的家里举行。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玩偶,但又如此真实。“芭比”的成人化设计打开了小女孩们的视野,她们可以与“芭比”一起体验成人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海滩女郎到政治家,“芭比”变化万千的形象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她们希望自己在长大后也能像“芭比”一样。

商界女强人

“芭比”的出现,不但为美泰玩具公司带来可观的收入,更改写了玩偶的历史,像魔术师般把生命赐予玩偶。曾经有人问露丝:“芭比”为什么会表现得这么好?她只是微笑地回答:“我是一个市场推广天才。”确实,露丝是一个极有商业头脑的女人,在芭比面世以前,她就曾经以崭新的宣传手法,使美泰玩具公司的名字家喻户晓。

时值1955年,露丝·汉德勒接到ABC公司的一个电话,问她是否愿意赞助“米老鼠俱乐部”的表演,并问她美泰玩具公司是否愿意花50万美元在电视台播放一年的电视广告。

这并不是个小数目,它相当于美泰公司当时的资本净值,并且当时电视广告的效应还不被人所知,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然而在接到电话之后的一个小时内,露丝和她的丈夫埃利奥特给了ABC公司一个肯定的答案。露丝以50万美元买下了著名的儿童节目“米老鼠俱乐部”连续52个星期的广告时段。这种广告手法跟现在常见的节目赞助形式相似,但在当时是十分少见的,结果美泰公司的玩具品牌得以直接打入各个家庭,当年圣诞节前的营业额更飙升了80%以上。从此,他们经常在电视媒体上打广告销售玩具产品。

1965年,美泰公司成为《财富》杂志的500强企业之一,年营业额1亿美元。到了1966年露丝50岁时,美泰公司已经统治了竞争激烈的玩具世界,控制了美国20亿美元玩具市场12%的份额。时至今日,芭比的销售量依然在全球玩具市场独占鳌头,平均每秒钟便卖掉两个。芭比的销售市场涉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达48亿美元。根据美泰公司的统计,一个11岁的美国小女孩可能拥有过10个芭比娃娃,而且每年还得添购3个新的;同龄的法国小女孩则拥有5个。除了小孩,更有数百万成年女性购买芭比,“对她们而言,无论年纪,她不只是个娃娃,”露丝这样说。而芭比的收藏者更是不分男女:一个在1959年标价3美元的芭比娃娃,如果保存完好,现在可能会值5000美元。

露丝的成功,与她待人接物的态度也不无关系。她是一名亲切的雇主,在阶级观念仍很强烈的年代,露丝坚持与员工拉近距离,员工们也是直呼露丝与她丈夫的名字,而不以汉德勒太太、汉德勒先生相称。汉德勒夫妇认为这样可加强工作士气,令员工对公司更有归属感,做事更投入。

从玩偶到文化象征

40多年来,“芭比”始终保持着青春靓丽的形象,拥有漂亮的芭比娃娃成为许多女孩儿时的梦想。她比曾经风行一时的椰菜娃娃、泰迪熊都要活得长。自第一个“芭比”诞生起,她就一直被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上世纪50年代,“芭比”是美国第一个有着可弯曲的腿的玩偶。60年代,“芭比”的发式有了变化,女孩子喜欢给她做各种发型。70年代的“芭比”有了脚关节和可弯曲的手腕、肘部,这使“芭比”能参加体操、马术及芭蕾表演。90年代,一些著名设计师加入了“芭比”的设计队伍。从CK的街头装扮到Givenchy典雅的黑礼服,每位设计师设计的“芭比”都能代表他们独特的风格。“芭比”的服装包括世界上许多顶级品牌的设计。她的衣柜里挂满了包括阿玛尼、迪奥、纪梵希、范思哲等国际知名设计大师的作品。美泰公司曾两次推出以奥黛丽·赫本为原型的“芭比”系列,其中的造型分别来自奥黛丽主演的影片《蒂芙尼早餐》(1961)和《窈窕淑女》(1964),部分肖像版税捐献给慈善组织,以帮助缓解世界饥荒。

“芭比”已经远远超越了玩具的定义,成为一个不朽的文化符号,从诞生的那天起,“芭比娃娃”就成为追求完美的女性形象代言人。

她吸引了流行大师安迪·沃霍的视线,他对“芭比”的倾心,丝毫不亚于他对玛丽莲·梦露的迷恋;90年代末的一段时期里,“芭比”几乎天天生活在美国人的收音机中,虽然高唱着“芭比娃娃”的是丹麦演唱组合;她是20世纪生活的代表,是美国女性的一个象征,是现代的蒙娜丽莎,就连以严肃著称的学院,也不得不屈尊研究“芭比现象”。在美国许多大学,“芭比学”甚至可以成为一门专业课,它被心理学、社会学列为研究的范畴,透过“芭比”现象探讨女性心理、角色、男女关系,以及女性与社会的互动等问题。1976年芭比娃娃被放在“美国时光锦囊”里,与其他标志着20世纪对美国具重要影响力的物品,一并保存至更远的未来世纪。

尽管社会各方关于“芭比”的诸多争论从未停止,反对势力还是无法阻挡这位永远踮着脚尖准备穿上高跟鞋的塑料美女。她的形象与影响力随着时间的累积,仍然越来越往正面上升。一位作家形容“芭比”不仅只是个玩具,更是美国女性独立、自主、自我表现精神的代表。纽约的一名社会学专家分析道:“我们如今生活在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中,这就对孩子们带来很大压力,迫使他们追求完美,追求成功和胜利。在这种情况下,女孩子们喜欢芭比是有积极意义的。”

当之无愧的“芭比之母”

1970年,露丝·汉德勒被诊断患有乳腺癌,并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同时,美泰公司的新主管开始将公司产品多元化,不再把生产玩具作为重心,这一政策最终导致露丝和她的丈夫被迫远离他们当初创建的公司业务。1975年,露丝辞去了总裁职务,离开了自己和丈夫创立的公司。

这一连串的不幸没有击垮露丝,她从自己的病中获得新的灵感,为自己做了一个逼真的假乳房,并取名为“真我风采”,并由此开始了她的二次创业。1976年露丝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生产人造乳房。她的目标要使人造乳房非常真实,来使“一个女人可以戴一般的胸罩和宽松的上衣挺胸走在路上,而且非常骄傲”。

正如“芭比”在一开始受到的冷遇,在那个时代,乳房病症仍然属于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露丝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嘲笑和讥讽,即使女人对她也不了解。尽管面对着种种阻碍,但露丝坚持下去,到了1980年,露丝公司人造乳房的销售已超过了100万美元。

1991年,这位伟大而又坚强的女士作出了一个决定:卖掉自己蒸蒸日上的公司,到美国各地演讲宣传,呼吁妇女重视乳腺检查,告诫女性极早发现乳腺癌和平时拍摄乳房X光的重要性。她在回忆录中说:“人造乳房重建我的自尊,我也希望我能够重建其他人的自尊。”

露丝与她的丈夫埃利奥特一直恩爱非常,他们携手走过了63个春秋。2002年4月27日,露丝·汉德勒在洛杉矶逝世,死于结肠手术后的并发症,享年85岁。150多个国家的10亿个“芭比”失去了她们的母亲。露丝曾经在她的自传里说过:“我创造芭比娃娃的理想就是,通过这种玩具的诞生,让所有的女孩子都意识到她们能够成为自己梦想中的任何一种人。芭比娃娃代表了女性拥有同男性一样的选择权……芭比娃娃已不仅仅只是一种玩具,她已经成为女性消费者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为此感到高兴。”露丝一生创造了多个“第一”,她以女性自身的自由、权利为出发点,创作出不同的“奇迹”。她无疑是美国经济界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更可谓20世纪女强人的先驱者,冲击着当时男性主导的世界潮流。露丝当初的灵感给了芭比娃娃永久的生命,使这个介于小女孩和成年女子之间的美国少女,成为世界玩具市场上畅销最久的玩具,成为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心爱之物。她是当之无愧的“芭比之母”。

暮雨龙阳的回答:

“芭比之母”——露丝?汉德勒  

有人说,无论你爱不爱“芭比”,你一定认识“芭比”。这个美丽性感的塑胶娃娃是很多女孩甚至男孩必有或梦想拥有的玩偶。在1959年的纽约玩具展览会上,一个艳丽动人的万人偶像诞生了,她就是芭比娃娃。小女孩和她们的母亲对“芭比”一见钟情,从此芭比娃娃风靡世界数十年,被誉为人见人爱的“玩具皇后”。她的创造者———露丝·汉德勒是美国最成功的女性企业家之一。她用自己一生的努力,给了全球的女性以梦想和希望。半个世纪以来,露丝创造的芭比娃娃几乎成为全世界小女孩的心爱之物。随着这个大眼睛、长头发的玩具娃娃的畅销,今天的芭比娃娃已不仅是简单的玩具,它还是美国女性的一个象征,是美国文化的一个象征。

芭比娃娃的诞生

1916年,露丝·汉德勒出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市。她的父母原是波兰人,为了逃兵役,像无数个到美国寻梦的移民一样,乘坐又热又脏的蒸汽船来到了大洋彼岸。

露丝的父亲是一位铁匠,靠一点微薄的收入来养活露丝和她的九个姐妹,母亲整日里为家庭操劳。但是,生活的困苦似乎并没有给这个大家庭带来太多的伤害,父亲和母亲对孩子们从不发脾气。后来露丝·汉德勒回忆说,作为最小的孩子,她在成长过程中从不缺乏宠爱。而正是因为在这么多的爱中长大,她才会有孩子的童心,设计出可爱的“芭比”。

19岁时,露丝刚上大学二年级,她个子不高,却充满好奇心,出于对电影的好奇,她只身来到了好莱坞,但她是为了学习工业设计。幸运的是,她在大名鼎鼎的派拉蒙公司摄影片场找到了一份工作。在这里,她遇到了自己一生的爱人埃利奥特·汉德勒,他们很快相爱,并在不久后结婚。

1942年,踌躇满志的汉德勒夫妇在一间车库里创办了他们的公司,最初的产品是木制相框、画框,埃利奥特研制样品,露丝负责销售。一次偶然的机会,汉德勒试着用制作画框剩下的废料制作小型的玩具家具,结果发现销路不错,这些精细的“边角料”玩具为他们换来了丰厚的收入。于是公司又多了一项业务:为儿童游乐室设计制造家具。几年后,公司开始赚钱,主业也转向了生产玩具。1945年,汉德勒夫妇与朋友曼特森开办了一家公司,后来它成为生产玩具娃娃最有名、最成功的公司。这家公司取名为美泰(MATTEL),MATT取自曼特森的名字,而EL来自埃利奥特的名字。

当时,露丝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作为一个母亲和一个做玩具的商人,她十分重视孩子们的想法。20世纪50年代初,玩具娃娃一律是幼儿造型,成人造型的娃娃大多是硬纸板剪出的平面图片。一次,露丝发现女儿芭芭拉和小朋友正在兴致勃勃地玩剪纸片娃娃,这些剪纸娃娃不是当时常见的那种婴儿宝宝,而是一个个少年,有各自的职业和身份,让女儿非常沉迷。“为什么不做个成熟一些的玩具娃娃呢?”露丝脑中迸发出了灵感。

虽然有了灵感,但实现的路程却是艰辛的。在芭比娃娃诞生之前,美国市场上给小女孩玩的玩具大多是可爱的小天使,这是大人对孩子们玩具的想象。但从大孩子们的兴趣来看,这种玩具却略显“幼稚”。于是露丝苦苦思索着娃娃的样子,正好不久之后到德国出差,在那里她看到了一个名叫“丽莉”的硬塑料卡通形象娃娃,这是照着《西德时报比尔德》中一个著名卡通形象制作的,十分漂亮。于是,露丝买下了3个“丽莉”带回美国,告诉公司的男同事,自己想设计出一种“成熟”的玩具。但是他们认为“丽莉”衣着太暴露了,是满足男人幻想的产物,并不适合给孩子们。露丝并没有气馁,她想,为什么我不能将这两点结合起来呢,孩子们需要的是一个长大的但不是暴露的娃娃。小女孩不光需要跟自己年龄相仿的玩偶,更需要一个她长大后的理想形象。于是,“芭比”的样子在露丝的脑子里越来越成熟了。1958年,谈妥“丽莉”的肖像权后,她终于设计出了具有50年代流行感的“芭比娃娃”。“芭比”与以往的娃娃都不一样,她是个大人,虽然只有11.5英寸高,但四肢修长、清新动人;她身材很好,被漂亮的衣服紧紧地包裹着,脸上还流露出如玛丽莲·梦露般的神秘。露丝把女儿芭芭拉的昵称“芭比”给了这个可爱的娃娃,从此露丝也被孩子们誉为“芭比的妈咪”。

创造紧跟时代的“千面女郎”

第一个芭比娃娃于1959年在纽约的美国玩具展销会上正式露面。她梳着马尾辫,身着黑白条纹的泳装和露趾凉鞋,戴着太阳镜和耳环。展销会上,男性采购员对售价3美元的芭比娃娃反应冷淡,订货者寥寥。但芭比那完美的身材,金黄色的头发,清新的外貌,却使小女孩和她们的母亲一见钟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来买这种清新可喜的玩具,几天之内货架上的娃娃就被抢购一空。消息一经传出,各大商场的订单便纷至沓来,第一年就收到35万个“芭比”的订单,美泰公司足足花了一整年时间才能全部交货。从那以后,芭比娃娃风靡全世界,美泰公司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玩具制造商。

1960年,经销商们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到了美泰公司。公司开足马力生产,花了几年功夫才满足了人们对芭比的需求。10年里,公众购买芭比的金额达到了5亿美元。芭比娃娃不但突破了平面与立体的空间距离,露丝更有创见地想出把衣饰分开售卖,即每个玩偶不再只有一套衣服,儿童可以为自己的娃娃挑选心爱的衣饰配衬。这个焕然一新的玩法马上吸引了一批捧场客,此后玩偶的形象日益丰富,而露丝也成功开创了这个庞大的玩偶衣饰市场。

但是,在“芭比”受到公众广泛欢迎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美国妇女组织首先表示,芭比娃娃过于“性感”,过于“完美”,为小女孩设置了不可实现的目标,最终结果就是伤害了她们的自尊心,因此她不是妇女解放的象征。露丝却认为,“芭比”是女孩子的偶像,偶像自然是完美的,小女孩并不会因自己的偶像感到自卑的。

为了证明“芭比”不是一个头脑空空的“花瓶”,而是一位智慧、独立、积极进取的时代女性、职业妇女,露丝设计出更多种类的“芭比”,使她拥有了更多的身份。她可以是医生、古生物学家、宇航员、女企业家、警官、运动员、军人、驯兽师、摇滚歌星、电影演员,甚至还做过总统候选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志愿者、电视台总裁等等。到目前为止,她的职业已经超过80种。

无论是冷艳、优雅,还是精致、甜美,在每个时代的时尚风潮里,“芭比”从未缺席。正如露丝在自传里所言:“我创造芭比娃娃的整个理念就在于,通过她,一个小女孩能够做成她想做的任何事情。芭比始终代表着女性所拥有的选择。”

芭比娃娃还可以是中国人、印度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黑人,她有45个不同国籍的身份。她的宠物现在已经超过40种,有21只狗、12匹马、3匹矮种马、6只猫、一只鹦鹉、一只小黑猩猩、一只熊猫、一只小狮子、一头长颈鹿和一头斑马。她还有自己的男朋友“肯尼”,这是以露丝儿子的名字命名的;她也有最好的朋友米姬;她还有自己的几个姊妹,分别是1964年上市的思奇帕、1966年出现的双胞胎姐妹图迪、1992年推出的思坦茜、1995年亮相的凯莉,以及1999年来到世界上的克莱丝。“芭比”代表了美国社会中女性稳定而充满时尚的生活:光彩照人、有房、有车、有男友。

为促进世界和平,芭比娃娃担当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为唤起人们对残疾人的关注与同情,美泰公司推出了“轮椅上的芭比”,产品新闻发布会就在因脑中风而靠轮椅代步的美国小姑娘汉纳·威瑟斯的家里举行。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玩偶,但又如此真实。“芭比”的成人化设计打开了小女孩们的视野,她们可以与“芭比”一起体验成人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海滩女郎到政治家,“芭比”变化万千的形象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她们希望自己在长大后也能像“芭比”一样。

商界女强人

“芭比”的出现,不但为美泰玩具公司带来可观的收入,更改写了玩偶的历史,像魔术师般把生命赐予玩偶。曾经有人问露丝:“芭比”为什么会表现得这么好?她只是微笑地回答:“我是一个市场推广天才。”确实,露丝是一个极有商业头脑的女人,在芭比面世以前,她就曾经以崭新的宣传手法,使美泰玩具公司的名字家喻户晓。

时值1955年,露丝·汉德勒接到ABC公司的一个电话,问她是否愿意赞助“米老鼠俱乐部”的表演,并问她美泰玩具公司是否愿意花50万美元在电视台播放一年的电视广告。

这并不是个小数目,它相当于美泰公司当时的资本净值,并且当时电视广告的效应还不被人所知,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然而在接到电话之后的一个小时内,露丝和她的丈夫埃利奥特给了ABC公司一个肯定的答案。露丝以50万美元买下了著名的儿童节目“米老鼠俱乐部”连续52个星期的广告时段。这种广告手法跟现在常见的节目赞助形式相似,但在当时是十分少见的,结果美泰公司的玩具品牌得以直接打入各个家庭,当年圣诞节前的营业额更飙升了80%以上。从此,他们经常在电视媒体上打广告销售玩具产品。

1965年,美泰公司成为《财富》杂志的500强企业之一,年营业额1亿美元。到了1966年露丝50岁时,美泰公司已经统治了竞争激烈的玩具世界,控制了美国20亿美元玩具市场12%的份额。时至今日,芭比的销售量依然在全球玩具市场独占鳌头,平均每秒钟便卖掉两个。芭比的销售市场涉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达48亿美元。根据美泰公司的统计,一个11岁的美国小女孩可能拥有过10个芭比娃娃,而且每年还得添购3个新的;同龄的法国小女孩则拥有5个。除了小孩,更有数百万成年女性购买芭比,“对她们而言,无论年纪,她不只是个娃娃,”露丝这样说。而芭比的收藏者更是不分男女:一个在1959年标价3美元的芭比娃娃,如果保存完好,现在可能会值5000美元。

露丝的成功,与她待人接物的态度也不无关系。她是一名亲切的雇主,在阶级观念仍很强烈的年代,露丝坚持与员工拉近距离,员工们也是直呼露丝与她丈夫的名字,而不以汉德勒太太、汉德勒先生相称。汉德勒夫妇认为这样可加强工作士气,令员工对公司更有归属感,做事更投入。

从玩偶到文化象征

40多年来,“芭比”始终保持着青春靓丽的形象,拥有漂亮的芭比娃娃成为许多女孩儿时的梦想。她比曾经风行一时的椰菜娃娃、泰迪熊都要活得长。自第一个“芭比”诞生起,她就一直被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上世纪50年代,“芭比”是美国第一个有着可弯曲的腿的玩偶。60年代,“芭比”的发式有了变化,女孩子喜欢给她做各种发型。70年代的“芭比”有了脚关节和可弯曲的手腕、肘部,这使“芭比”能参加体操、马术及芭蕾表演。90年代,一些著名设计师加入了“芭比”的设计队伍。从CK的街头装扮到Givenchy典雅的黑礼服,每位设计师设计的“芭比”都能代表他们独特的风格。“芭比”的服装包括世界上许多顶级品牌的设计。她的衣柜里挂满了包括阿玛尼、迪奥、纪梵希、范思哲等国际知名设计大师的作品。美泰公司曾两次推出以奥黛丽·赫本为原型的“芭比”系列,其中的造型分别来自奥黛丽主演的影片《蒂芙尼早餐》(1961)和《窈窕淑女》(1964),部分肖像版税捐献给慈善组织,以帮助缓解世界饥荒。

“芭比”已经远远超越了玩具的定义,成为一个不朽的文化符号,从诞生的那天起,“芭比娃娃”就成为追求完美的女性形象代言人。

她吸引了流行大师安迪·沃霍的视线,他对“芭比”的倾心,丝毫不亚于他对玛丽莲·梦露的迷恋;90年代末的一段时期里,“芭比”几乎天天生活在美国人的收音机中,虽然高唱着“芭比娃娃”的是丹麦演唱组合;她是20世纪生活的代表,是美国女性的一个象征,是现代的蒙娜丽莎,就连以严肃著称的学院,也不得不屈尊研究“芭比现象”。在美国许多大学,“芭比学”甚至可以成为一门专业课,它被心理学、社会学列为研究的范畴,透过“芭比”现象探讨女性心理、角色、男女关系,以及女性与社会的互动等问题。1976年芭比娃娃被放在“美国时光锦囊”里,与其他标志着20世纪对美国具重要影响力的物品,一并保存至更远的未来世纪。

尽管社会各方关于“芭比”的诸多争论从未停止,反对势力还是无法阻挡这位永远踮着脚尖准备穿上高跟鞋的塑料美女。她的形象与影响力随着时间的累积,仍然越来越往正面上升。一位作家形容“芭比”不仅只是个玩具,更是美国女性独立、自主、自我表现精神的代表。纽约的一名社会学专家分析道:“我们如今生活在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中,这就对孩子们带来很大压力,迫使他们追求完美,追求成功和胜利。在这种情况下,女孩子们喜欢芭比是有积极意义的。”

当之无愧的“芭比之母”

1970年,露丝·汉德勒被诊断患有乳腺癌,并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同时,美泰公司的新主管开始将公司产品多元化,不再把生产玩具作为重心,这一政策最终导致露丝和她的丈夫被迫远离他们当初创建的公司业务。1975年,露丝辞去了总裁职务,离开了自己和丈夫创立的公司。

这一连串的不幸没有击垮露丝,她从自己的病中获得新的灵感,为自己做了一个逼真的假乳房,并取名为“真我风采”,并由此开始了她的二次创业。1976年露丝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生产人造乳房。她的目标要使人造乳房非常真实,来使“一个女人可以戴一般的胸罩和宽松的上衣挺胸走在路上,而且非常骄傲”。

正如“芭比”在一开始受到的冷遇,在那个时代,乳房病症仍然属于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露丝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嘲笑和讥讽,即使女人对她也不了解。尽管面对着种种阻碍,但露丝坚持下去,到了1980年,露丝公司人造乳房的销售已超过了100万美元。

1991年,这位伟大而又坚强的女士作出了一个决定:卖掉自己蒸蒸日上的公司,到美国各地演讲宣传,呼吁妇女重视乳腺检查,告诫女性极早发现乳腺癌和平时拍摄乳房X光的重要性。她在回忆录中说:“人造乳房重建我的自尊,我也希望我能够重建其他人的自尊。”

露丝与她的丈夫埃利奥特一直恩爱非常,他们携手走过了63个春秋。2002年4月27日,露丝·汉德勒在洛杉矶逝世,死于结肠手术后的并发症,享年85岁。150多个国家的10亿个“芭比”失去了她们的母亲。露丝曾经在她的自传里说过:“我创造芭比娃娃的理想就是,通过这种玩具的诞生,让所有的女孩子都意识到她们能够成为自己梦想中的任何一种人。芭比娃娃代表了女性拥有同男性一样的选择权……芭比娃娃已不仅仅只是一种玩具,她已经成为女性消费者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为此感到高兴。”露丝一生创造了多个“第一”,她以女性自身的自由、权利为出发点,创作出不同的“奇迹”。她无疑是美国经济界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更可谓20世纪女强人的先驱者,冲击着当时男性主导的世界潮流。露丝当初的灵感给了芭比娃娃永久的生命,使这个介于小女孩和成年女子之间的美国少女,成为世界玩具市场上畅销最久的玩具,成为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心爱之物。她是当之无愧的“芭比之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2 01:59 , Processed in 0.06480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