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的回答: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 学院 地理科学 专业 07 届本科生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姓名 张杰 学号 40709054 论文(设计)题目 关中平原明代干旱灾害的研究 选题的意义:关中平原明代干旱灾害的研究,对揭示关中明代旱灾发生规律与原因有重要科学意义。关中平原历来又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致使粮棉的年产量波动较大,存在着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该地区很容易发生干旱灾害,研究该地区的旱灾对于该区干旱灾害的防治有参考价值,对减少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实际意义。 研究综述(前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 干旱灾害是关中地区最常发生的自然灾害, 给该区农业生产、生态与环境等造成很大的影响[1-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干旱灾害更加严重, 这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6-8]。在陕西历史上, 旱灾危害程度均比其他灾害严重。据统计, 在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总危害程度中, 旱灾占50%, 洪灾、冻灾、冰雹与大风等灾害合计占50%, 所以旱灾是陕西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前人对关中平原的干旱灾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4-12]。但把关中平原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详尽系统的研究该区明代干旱灾害发生规律、成灾程度和形成原因的文章尚未见到。本文选择明朝作为研究时段,在分析干旱灾害发生趋势、分级量化等基础上,复原了该时期关中平原干旱灾害发生的情况,从而为该区干旱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提供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和关中盆地,位于陕西省中部,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界秦岭,北接渭河北山,包括西安、咸阳、宝鸡、渭南等地市的27个县市,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5%。关中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400m左右,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变率较大,年均降水量550-700mm,年平均气温为12-13℃,日最高气温约为41℃,日最低气温约为-16℃。且该地区位于内陆,远离海洋,大陆性明显。所以该地区很容易发生干旱灾害,研究该地区的旱灾对于北方地区都有一定的意义[12-15]。(500-800字,要有10篇文献以上,与后面的文献要对应) 论文(设计)写作提纲(除题目外,具体到三级标题) 1 研究区域概况 2 关中平原明代干旱灾害等级序列及变化 2.1 关中平原明代低温灾害等级序列 2.2 关中地区干旱灾害等级序列变化统计 3 关中平原明代干旱灾害的统计分析 3.1 关中平原明代干旱灾害频次分析 4 关中平原明代干旱灾害成因分析 4.1 气候因素 4.2 人类活动对干旱灾害发生的影响 5 结论 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研究研究明代关中平原的干旱灾害,在关中平原,研究干旱灾害的很多,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公开发表的研究该地区明代干旱灾害的,所以从这个方向来说是一个特色。另一个方面就是在干旱程度上的研究,前人虽有研究,但是并没有研究过重度以上的大旱灾的发生规律,这也是我的一个创新点。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首先查资料,统计出明朝有资料记载的干旱灾害次数。其次在统计出的次数的基础上,将干旱灾害进行分类作图。最后,将分类出的干旱灾害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得出结论。 研究工作进度安排: 2月-3月:查阅资料阶段; 3月-4月:分析资料,并初步写出论文; 5月-至今:修改论文,准备答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