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刘孝华:襁褓,孩提,总角,豆蔻年华,及笄,弱冠,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花甲 ...

2020-8-12 13:2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2| 评论: 0

摘要: 都欢的回答: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指幼年儿童(又叫垂髫);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加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 ...

都欢的回答: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指幼年儿童(又叫垂髫);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加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天命:指五十岁(又称半百); 花甲:指六十岁(又称耳顺); 古稀: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其中,“豆蔻年华”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而立”、“不惑”、”知天命“出自《论语·为政》篇第四章,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古稀”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耄耋”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以上这些词都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其他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 除了题目的这些称谓以外,还有其他代指的年龄称谓,例如: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初度:周岁;出自于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黄发: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之年:指九十岁;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一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年龄称谓

邓梓峰的回答: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指幼年儿童(又叫垂髫);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加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天命:指五十岁(又称半百); 花甲:指六十岁(又称耳顺); 古稀: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其中,“豆蔻年华”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而立”、“不惑”、”知天命“出自《论语·为政》篇第四章,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古稀”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耄耋”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以上这些词都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其他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 除了题目的这些称谓以外,还有其他代指的年龄称谓,例如: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初度:周岁;出自于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黄发: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之年:指九十岁;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一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年龄称谓

杜昂的回答: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指幼年儿童(又叫垂髫);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加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天命:指五十岁(又称半百); 花甲:指六十岁(又称耳顺); 古稀: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还有一个,期颐------100岁

杨建志的回答: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90

潘宏彬的回答:

12岁称金钗之年 13岁称豆蔻年华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 出嫁女子称梅之年 男: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 40岁称不惑 50岁称知天命 60岁称耳顺 70岁称古稀 80岁称杖朝 90岁称合耄耋 100岁称乐期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1 21:40 , Processed in 0.06087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