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痕的回答:绍兴特色文化 乌蓬船 古城绍兴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大街小巷,溪流纵横。绍兴亦为举世闻名的桥乡,小小绍兴就有4000余座桥。绍兴有一种独特的船称“乌蓬船”,船身轻盈,船蓬乌黑。艄公头戴黑色毡帽,以脚划船。乘坐乌蓬船,乐趣无穷。旅游者可随意选择“柯桥水乡行”、“东湖赏春”、“船访八字桥”、“白桥之旅”等乌蓬船水乡旅游项目。穿桥过巷,沿途赏景。 绍兴老酒 绍兴老酒“好酒,好酒,甘甜醇厚,余香满口,真不愧为东方名酒!”一位日本酿酒专家高山卓美博士,在品尝了传统佳酿绍兴老酒之后赞扬说。 绍兴酿酒已有2500年的历史。据《目氏春秋》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能酿造精良美酒了。“投醪河”的故事便是一个佐证。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亲征伐吴,师行之日,将越国父老送来的美酒投入河中,与士卒共饮,将士们深感恩德,无不用命。终于大破吴军。至今,绍兴城南犹存的投醪河便名出于此。 南北朝时,绍兴酒被列为贡品,到了唐宋两代,绍兴老酒更是越酿越精,遐迩闻名。 绍兴兰花 绍兴称得上是兰花的故乡。据史籍记载,越王勾践曾种兰于兰渚山,显见绍兴植兰的悠久历史。 兰渚山在绍兴城西南30余里的漓锗乡.据悉这里和附近的棠棣乡,有许多家庭,世代以养兰、植兰、卖兰为业,为兰花世家的集居之地。 每中早春时节,漓渚花圃和棠棣花圃、兰花竞开,芳香醉人。花工们培育出许多名贵品种,有荷瓣、梅瓣、水仙瓣、蝴蝶瓣、素心瓣,其中“绿云”、“宋梅”、“圆蝶梅”尤为兰花之绝品,可谓奇、古、怪、香。绍兴的兰花,受到国内园艺家赞叹,畅销全国各地,同时还大批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兰花,现为绍兴市市花。 绍兴乌毡帽 戴乌毡帽是绍兴人的一个鲜明标志。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曾出现过许多头戴乌毡帽的农民形象。形如三大碗,里外乌黑,毛毡厚实;贴切硬梆的绍兴乌毡帽,早在清朝已很盛行了。 关于它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那是很久以前,有个猎人在山洞里打死了一只老虎。在背下山时,发现虎背上有一块被血肉粘连着的毛毡。原来这是老虎平时捕吃了猪羊后剩下的牲畜毛,由于栖息受压而成了饼样的毡子。猎人用热水把这毡冲洗干净后,摊于草上用鹅卵石压按水分,数日后,干燥的毛毡成了碗形,猎人便拿它作帽子戴在头上,很感舒适暖和。于是,后人传言,老虎是制造毡帽的“祖师”。 霉 干 菜 鲁迅先生在小说《风波》中曾描写过那碗“乌黑的霉干菜”。据《越游便览》一书记载:“干菜绍兴民间十九自制。”至今城乡家庭腌制干菜的习惯还极为普遍,连许多迁居海外的侨胞主妇也乐与自制。 乌干菜就是霉干菜,它一般用芥菜,尚未抽苔的白菜和油菜腌制晒干而成的,其中有以芥菜为主。在绍兴,每当春回大地,风和日丽之时,便是腌制霉干菜的大好季节。人们把栽在房前屋后、河边沟沿的芥菜,一株株地割倒在地,再分摊到就近的田头地角或屋前空地晒上一两天,然后洗净晾在竹竿上直至晒干,再堆在空气流通的桌子上,让菜保持在15摄氏度左右的温度,过几天翻动一次。当芥菜堆得颜色由碧绿转为微黄色时,即可腌制。腌过的菜颜色又转绿,然后挤干卤汁,晒干,便成黄里透红的霉干菜。这时霉干菜一般不食用,而要像绍兴老酒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密封储藏,吃起来才又鲜又香。当然,腌霉干菜要得法,懂得技巧者制成的干菜内含氨基酸丰富,菜的味道纯正鲜美。 绍兴霉干菜,如果按其形状来分,可分为长干菜和短干菜,长干菜是整株菜或摘取菜心制作的,短干菜多是剥取的芥菜叶片制作的;如果按其品种来分,又可分为白菜干、油菜干和芥菜干三大类,其中以芥菜干为最佳。芥菜又可分大叶芥、铁梗芥、猪血芥和百脑芥等品种,其中又数百脑芥为上乘。通常一株成熟的百脑芥,菜心到达二三十个,质在翠绿,晒成的干菜越蒸越软。 绍兴农家的长干菜有个特别的吃法,就是整个儿地扎在饭镬里蒸,蒸得墨黑喷香。吃饭时,一手拿一条干菜,一手扒饭,吃起来津津有味。以前,凡外出干活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都喜欢在饭篮中带上蒸过乌干菜,一则携带方便,二来下饭宜口。 霉干菜味道鲜美,是绍兴的传统特产,用它来煮笋、烧鱼、炖鸡、蒸豆腐,样样入味。如果霉干菜加淡笋,经过加工,就称为干菜笋。当然,最有名的要数霉干菜焖肉,此菜由霉干菜与五花肉组成,配以绍酒、糖等佐料,先焖后蒸而成。成后菜色乌黑,稍带甜味,肉色红亮,肥而不腻,时下一些饭店里此菜很受顾客钟爱,一些外地游客也喜欢买几包带回家去品尝一番。 参考资料:http://www.onwalk.com/viewthread.php?tid=472&extra=page%3D1&frombbs=1 陈的回答:社戏 老酒 师爷 臭豆腐 乌篷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