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张木奇:七巧板有几个?

2020-8-11 19: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6| 评论: 0

摘要: 周永波的回答: 七巧板的历史 今天,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七巧板和七巧图,它在国外被 称为“唐图”(Tangram),意思是中国图(不是唐代发明的图)。 七巧板的历史也许应该追溯到我国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经》, ...

周永波的回答:

七巧板的历史 今天,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七巧板和七巧图,它在国外被 称为“唐图”(Tangram),意思是中国图(不是唐代发明的图)。 七巧板的历史也许应该追溯到我国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经》,其 中有正方形切割术,并由之证明了勾股定理。而当时是将大正方形切 割成四个同样的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还不是七巧板。现在的七巧 板是经过一段历史演变过程的。 清陆以湉在《冷庐杂识》中记载: “宋黄伯恩燕几图,以方几七,长短相参,衍为二十五体,变为 六十八名。明严瀓蝶几图,则又变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 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制六,其数十有三,其变化之式,凡一百有 余。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 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 这基本说明了渊源,即宋代的燕几图到明代发展为蝶几图,到清 初再演变成七巧图。 “燕几”包括两张4X1的长桌,两张3X1的中桌和三张2X1的短桌。 这七张桌子可以组合成广狭不同、形式多样的实用桌,是为今日组合 桌具之祖。《燕几图》给出76种组合图(陆以湉称六十八名,有误), 作者黄伯思自序署“绍熙甲寅岁十二月”(1194年),即作于南宋时。 但黄伯思是北宋时人,卒于徽宗初年,时间颠倒,有人据此斥为伪记。 《蝶几谱》成书于明万历丁已年(1617年),为戈汕所作。严瀓 曾为此书作序(陆以湉误以为严瀓所作)。戈汕字庄乐,常熟县人。 《常熟县志》记载“戈汕造蝶几且有谱”。“蝶几”是三角形和梯形 的几(图一),计六种十三只。用“蝶几”拼的图形比“燕几”图形 要复杂丰富得多,能组成亭、山、鼎、瓶、蝴蝶等形状,变幻无穷。 实用之余,转为清玩,变桌为板,具体面微,成为“七巧图”的前身。 康熙年间刘献庭在《广阳杂记》中记述他看到的十三只拼板图,所拼 成的图形颇似“蝶几图”,但其记述十三块板“或长方、或半长方、 或锐角、或钝角”则又不似“蝶几”。显然这已是拼板游戏了。 图一:蝶几图 七巧板的发明可能在18世纪初,源于蝶几。将图1中的蝶几样法 取右半部,再切割两刀即成七巧板(图2)。七巧板很快传往日本和 欧洲。在欧洲1805年编的书目中已收有介绍中国七巧板拼图的书。 日本七巧板的分割方式略有不同(图三)它应该是采用蝶几样法的 中心正方形补充分割而成。由于日本在1742年出版了《清少纳言智慧 板》,而我国现能找到的《七巧图合壁》是1803年出版的,所以日本 认为七巧板不是中国传去的。但笔者认为中国七巧板及日本七巧板都 源于“蝶几图”,而且早期七巧板风格和样式也都沿袭“蝶几图”。 图二:中国七巧板 图三:日本七巧板 在欧洲,大约在1805年出版的《新编中国儿童谜解》中有24幅七 巧图并附有一份木制的七巧板。随后,1810年在法国,1818年在德国 和美国都纷纷出版了关于七巧板的书,在意大利出版的书中还介绍了 中国历史。在这些书的前言中说:这是一种男女老少、达官贵族、平 民百姓无不咸宜的消遣游戏,而且它不像其他赌具那样会让您输掉钱 财。 荷兰作家高罗佩在他的小说中写了一个哑巴男孩用七巧板拼字来 补充他的手势。据说法国拿破仑被放逐后就常常玩七巧板来消磨岁月。 七巧板传往欧洲至今风靡不衰。1978年荷兰人JoosfElffers编写 了一本有关七巧板的书,书中搜罗了1600种图形,并被译成多国文字 出版。

李佳怡的回答:

5

暂无爱人@的回答:

七巧板的历史 今天,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七巧板和七巧图,它在国外被 称为“唐图”(tangram),意思是中国图(不是唐代发明的图)。 七巧板的历史也许应该追溯到我国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经》,其 中有正方形切割术,并由之证明了勾股定理。而当时是将大正方形切 割成四个同样的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还不是七巧板。现在的七巧 板是经过一段历史演变过程的。 清陆以湉在《冷庐杂识》中记载: “宋黄伯恩燕几图,以方几七,长短相参,衍为二十五体,变为 六十八名。明严瀓蝶几图,则又变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 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制六,其数十有三,其变化之式,凡一百有 余。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 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 这基本说明了渊源,即宋代的燕几图到明代发展为蝶几图,到清 初再演变成七巧图。 “燕几”包括两张4x1的长桌,两张3x1的中桌和三张2x1的短桌。 这七张桌子可以组合成广狭不同、形式多样的实用桌,是为今日组合 桌具之祖。《燕几图》给出76种组合图(陆以湉称六十八名,有误), 作者黄伯思自序署“绍熙甲寅岁十二月”(1194年),即作于南宋时。 但黄伯思是北宋时人,卒于徽宗初年,时间颠倒,有人据此斥为伪记。 《蝶几谱》成书于明万历丁已年(1617年),为戈汕所作。严瀓 曾为此书作序(陆以湉误以为严瀓所作)。戈汕字庄乐,常熟县人。 《常熟县志》记载“戈汕造蝶几且有谱”。“蝶几”是三角形和梯形 的几(图一),计六种十三只。用“蝶几”拼的图形比“燕几”图形 要复杂丰富得多,能组成亭、山、鼎、瓶、蝴蝶等形状,变幻无穷。 实用之余,转为清玩,变桌为板,具体面微,成为“七巧图”的前身。 康熙年间刘献庭在《广阳杂记》中记述他看到的十三只拼板图,所拼 成的图形颇似“蝶几图”,但其记述十三块板“或长方、或半长方、 或锐角、或钝角”则又不似“蝶几”。显然这已是拼板游戏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1 22:23 , Processed in 0.06048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