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蒋世豪:五月的鲜花光未然阅读答案

2020-8-11 19: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1| 评论: 0

摘要: 姚 刚的回答: 五月的鲜花 光未然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

姚 刚的回答:

五月的鲜花 光未然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也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啊!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愤怒,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副歌)   震天的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1935年8月写于汉口   注:《五月的鲜花》是作者为独幕剧《阿银姑娘》所作的序曲。 (1)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节,诗人以崇敬的心情歌颂为挽救垂危的民族而抗战不歇的志士。志士的鲜血染红了鲜花,鲜花覆盖着志士,给人以 强烈的感染。   B.第二节变激情的赞颂为冷峻的描述,告诉人们切莫忘记国破家亡的痛苦,只有记住国耻,才会有奋起和反抗。   C.第三节又转换了角度,诗人以愤怒的心情揭露了投降主义者的卑劣,将“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两种情景相对照,令人感慨不已。“副歌”突出了亿万人民挥动铁拳投入战斗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特写镜头。   D.诗歌的语言流畅,音节和谐,一韵到底,十分适于咏唱。   (2)光未然原名____,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1939年曾创作《__________》,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是其主题歌词。 (1)D (2)张光年 诗人 文学评论家 《黄河大合唱》 《黄河颁》

睫毛上的冰的回答: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 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 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 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 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 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7-31 09:11 , Processed in 0.0640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