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人物名人简历 查看内容

陈安娜(瑞典翻译家)

2020-1-16 14: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61| 评论: 0

摘要: 陈安娜(全名安娜古斯塔夫森)女,1965年生,瑞典翻译家,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瑞典文译者。高中毕业后先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东亚学院师从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等学习中文及中国历史等课程 ...

陈安娜(全名安娜·古斯塔夫森)女,1965年生,瑞典翻译家,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瑞典文译者。高中毕业后先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东亚学院师从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等学习中文及中国历史等课程,后成为隆德大学汉学家罗斯招收的首批中文博士生之一。长期以来从事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20多年译了近20部中文小说,包括莫言的《红高粱》,余华的《活着》,苏童的《妻妾成群》,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

人物经历

陈安娜,瑞典翻译家,马悦然的学生,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的瑞典文译者。陈安娜本姓古斯塔夫森,20世纪80年代嫁给了来自中国的翻译家万之(原名陈迈平),随夫取了中国姓氏“陈”。

陈安娜从事翻译现代中文作品20多年,译了近20部中文小说,其中包括莫言的《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余华的《活着》,苏童的《妻妾成群》,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是目前瑞典为数不多翻译中文小说的翻译家之一。

主要译作

苏童《妻妾成群》《碧奴》

莫言《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蛙》

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

阿来《尘埃落定》

阎连科《丁庄梦》《受活》《四书》

贾平凹《高兴》《秦腔》

任晓雯《岛上》

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

韩少功《马桥词典》

虹影《饥饿的女儿》《背叛之夏》《K》

马建《红尘》《拉面者》

《阴之道》

春树《北京娃娃》

卫慧《上海宝贝》

裘小龙《双城案》

陈染《私人生活》

《当代中国短篇小说集》

哈金《等待》

个人成就

1. 陈安娜在瑞典的本职工作是图书馆管理员,曾获得瑞典学院授予的2008年度最佳图书馆管理员奖。

2.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陈安娜开始翻译当代中国文学,译过莫言、余华、苏童、韩少功、虹影、马建、陈染等中国作家的作品,至今已出版译著30多种。因译笔优美,获得过瑞典学院授予的文学翻译奖。

3.2012年10月23日,中国—瑞典文学交流基金在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新书《失忆》中文版首发式上宣告成立。瑞典翻译家、莫言作品的翻译者陈安娜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世纪文睿公司分别获得该基金的首年度奖金。

相关信息

翻译莫言的作品事出偶然

陈安娜是一个兼职的中文翻译,翻译莫言的作品事出偶然。 有一天, 陈安娜在购物时有出版商找到她,问她是否愿意翻译中文小说,那是 陈安娜第一次读到《红高粱家族》,这也是她将之翻译成瑞典语的第一本书。陈安娜称自己非常幸运,因为在瑞典,每年只有一两本中国图书出版。

对中国文学诺贝尔文学奖充满信心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揭晓前,陈安娜就表达了对莫言及中国文学的信心:“如果他得奖,不光对他个人有好处,对中国文学在外国也有好处。如果他今年不得奖,我觉得可以再等,因为很多得奖的人已经等了很长时间,或者过5年,或者过10年,这个早晚都会有,如果不是他那就是其他中国作家。”

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后,陈安娜在微博上发了太阳和蛋糕两个图标。这条以示祝贺的微博引起近五千条转发,许多中国网友在评论中致谢,称赞她是“中国文化的使者”,“译者功不可没,好的翻译是作品的重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9-9 01:55 , Processed in 0.07000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