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周思源:第一枚邮票的由来是

2020-8-11 18:5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3| 评论: 0

摘要: 达摩的回答: 1840年,在罗兰·希尔的提议和促进下,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正式发行,邮票的图案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侧面浮雕像,面值1便士,用黑色印刷,被人们称之为“黑便士”的邮票。这枚邮票一直沿用了40年之久,在邮 ...

达摩的回答:

1840年,在罗兰·希尔的提议和促进下,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正式发行,邮票的图案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侧面浮雕像,面值1便士,用黑色印刷,被人们称之为“黑便士”的邮票。这枚邮票一直沿用了40年之久,在邮票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邮戳的用途 盖过邮戳的邮票是集邮朋友非常珍贵的收藏品。邮戳除了具有纪念意义外,细心的小朋友还能发现什么呢?看一看,原来上面有日期和地点,我们知道了,信是什么时间寄出的,从哪里发过来的。每一张邮票只能用一次, 所以盖过邮戳的邮票也就不能再用了。 齿孔邮票是谁发明的 1854年,英国发行了第一枚带有齿孔的邮票,方便了以前用剪刀把整张邮票一枚一枚剪开的麻烦。这是一个叫享利的人偶尔看到一位记者用别针在邮票的空隙间扎孔得到启示,回到家后制作了邮票打孔机,以后被正式采用。

扯淡的誓言╯的回答:

第一枚邮票的产生 黑便士 人类使用邮票,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关于邮票的诞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十九世纪初的一天,在英国的一个乡间,邮差给一位少女送来一封信,照例向她收邮资,可是这个少女只在信封上瞥了一眼,却拒不收信,也不交邮费。邮差便和她争执起来,这时恰有一个叫罗兰·希尔的人散步走到这里,当他得知姑娘因付不起邮费,执意不肯收信时,便替这位少女交纳了邮费。这位少女很感激他的帮助,并向他叙说了拒收来信的秘密:“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的钱交纳邮费,所以事先与我那远方的未婚夫约好,如果他一切安好,就在信封上画一个暗记。我看到这个记号,知道他一切平安,就没必要交那么多的钱收信了。”这件事启迪了罗兰·希尔。他看到按路程远近向收信人收取邮费的办法漏洞太多,于是提出改革邮政的方案——由寄信人买邮票贴在信封上,表明邮资已付,不再由收信人付钱了。 世界第一枚邮票 黑便士 1837年1月,罗兰·希尔发表了《邮政改革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的小册子。他建议在英国本土邮寄重量不超过半盎司的信件时,不管路程多远只收1便士的邮费,邮资必须预付。这个开拓性的建议在议会讨论时,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对。直到两年之后,罗兰·希尔改革邮政的提案才被通过。 接着,罗兰·希尔积极地投入印制邮票的准备工作,公开征求邮票的图案。后来考虑到邮票是国家发行的有价票证,既要防止伪造,还要有象征国家的权威性,所以采用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头像为邮票图案。 1840年5月1日,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枚邮票问世了。英国邮局出售的这种邮票,面值1便士,黑色。后来,集邮者将邮票的面值和颜色联系在一起,给它起了个“绰号”,叫“黑便士”。“黑便士”没有齿孔,出售时要用剪刀一枚枚地剪开。 罗兰·希尔将十几个便士的邮资降为一便士,使当时的英国邮政当局顾虑重重,担心本来就不景气的邮政业更无法维持。事实上,罗兰·希尔的改革确实具有科学的眼光,因为邮费太贵,信件就少;而即便由甲地寄往乙地的信只有一封,邮差也要送一次。除了多携带一些信件外,其他劳务都没有什么增加,邮资的收入却增多了。当然,这项改革,并不是顺利的。使用邮票之后,不少人对购买邮票预付邮资的制度不那么习惯;在当时英国上流社会中,更有人觉得这种办法是寄信人看不起收信人,认为收信人钱付邮费才这样做的,有失体面,但这些保守势力终究阻挡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英国开始使用邮票前,全国一年只有7600万件邮件;1841年——使用邮票后的第一年,邮件猛增到20800万件;十几年后,长期财政拮据的英国邮政转亏为盈。在邮政业务里增长的众多因素中,使用邮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

礼好古的回答:

1840年5月6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在英国诞生。英国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批邮票。这批邮票的发明者是英国人罗兰·希尔,邮票的票面是黑色的,上面印着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浮雕像,每枚面值1便士,人们称它为“黑便士邮票”。后来人们把这一天称为邮票诞生日。这是2007年5月21日拍摄的一版“黑便士邮票”中的一枚的资料照片。祝你好运,祝你发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1 15:41 , Processed in 0.06185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